涉民族因素社会冲突治理中的问题及对策

被引:9
作者
吴新叶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民族; 社会冲突; 社会治理; 法治路径;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3.1 [民族事务与民族问题];
学科分类号
0304 ; 030401 ; 030402 ;
摘要
涉民族因素社会冲突既不关乎意识形态与价值观,又与宗教问题无涉,通常表现为民事纠纷或刑事问题等,冲突的目标既不是为了改变法律规则,也不是为了颠覆现行政治体制,因而与民族问题存在本质差异。在治理实践中,地方政府偏好使用政治为主、法治为辅的手段加以解决。这种政治优先策略有其合理性和必要性,但也在客观上模糊了涉民族因素社会冲突的范畴,后果是将单纯的法律关系替换为政治关系。在社会治理的角度,法治对策是现实选择,具体有:培养群众对法律的信仰,充分发挥法治文化的作用;统一法律体系,尤其迫切需要完善程序性法规建设;做好政策与法律的协调、衔接工作;规范执法自由裁量权等。
引用
收藏
页码:42 / 5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2]   民族习惯法变迁与民族地区纠纷的解决——以广西壮族自治区三江侗族村寨为例 [J].
张小川 ;
郭剑平 .
人民论坛, 2014, (32) :106-108
[3]  
2012年上半年群体性事件分析报告[J]. 张明军,陈朋.中国社会公共安全研究报告. 2013(01)
[4]   群体性事件舆论传播极化现象评析 [J].
王宏波 ;
吴雪芹 .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 33 (01) :65-70
[5]   论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刑事政策之贯彻与完善 [J].
艾尔肯·沙木沙克 .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32 (03) :120-126
[6]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社会和谐稳定问题实证研究 [J].
王银梅 ;
李龙 .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 33 (04) :23-27
[7]   边疆民族地区群体性事件处置机制研究 [J].
佴澎 .
云南行政学院学报, 2011, 13 (04) :89-92
[8]   多民族国家包容差异协调分歧的机制设计初探 [J].
王建娥 .
民族研究 , 2011, (01) :1-10+108
[9]   群体性事件类型化及发展趋向 [J].
王赐江 .
长江论坛, 2010, (04) :47-53
[10]   中国人的“权利”概念(上)——从孟子到毛泽东延至现在 [J].
裴宜理 ;
余锎 .
国外理论动态, 2008, (02) :5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