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性大学教师社会服务的文化抗拒及其消解

被引:4
作者
曹如军
机构
[1] 淮阴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
关键词
地方性大学; 教师; 社会服务; 文化分析;
D O I
10.13316/j.cnki.jhem.20170901.013
中图分类号
G645.1 [];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中国传统文化规约下的精神文化,受利益机会主义影响的行为文化,被"以学为本"所固化的学术文化,是地方性大学教师社会服务的主要文化障碍。为全面推进教师社会服务工作,地方性大学应将调整服务评价制度作为引领教师社会服务文化的重要切入点,借助文化传播和文化接触,推动教师精神文化、行为文化和学术文化的深度变革。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3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蔡元培教育思想论析——以学术本位为视角 [J].
张涛 .
河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6, 43 (03) :163-168
[2]   经济改革的文化困境 [J].
钟祥财 .
探索与争鸣, 2013, (06) :53-56
[3]   大学教师服务评价:价值与思路 [J].
曹如军 .
现代教育管理 , 2012, (09) :50-53
[4]   关于高等教育研究社会责任的五种定义 [J].
王洪才 .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11, 32 (04) :33-39
[5]   抗拒变革是组织文化的“天性” [J].
余伟民 ;
余进利 .
当代教育科学, 2009, (06) :3-6
[6]   论中国现代化的文化阻滞力 [J].
衣俊卿 .
学术月刊, 2006, (01) :8-16
[7]   大学学术文化与大学学术生产力 [J].
陈何芳 .
高等教育研究, 2005, (12) :1-7
[8]   经济改革与文化改革 [J].
沈建新 .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7, (01)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