凸显什么?遮蔽什么?——作为隐喻的“平台”:连接、中介与基础设施

被引:27
作者
刘战伟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
关键词
平台; 隐喻; 互联网; 基础设施; 凸显与遮蔽;
D O I
10.16057/j.cnki.31-1171/g2.2022.06.005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作为隐喻的“平台”,具有极强的模糊性与欺骗性。本文聚焦“平台”这一隐喻概念,以平台非物质劳动者的深度访谈、田野观察和公开网络文本为经验材料,站在隐喻的“凸显”与“遮蔽”功能角度去理解全球平台的隐喻实践,从平台的基础设施、连接一切与中介劳动三个维度展开分析论证,发现“平台”隐喻凸显其中立性、公平性、公共性的公权力属性,遮蔽蕴含其中的商业性、私利性、垄断性的私权力属性。“平台”隐喻是一种精巧的话语装置,让我们不加批判地拥抱新技术,掩盖了新技术发展与应用背后的权力结构。反思“平台”隐喻的讨论,有助于我们理解当下,以及面对未来的新技术发明。本文希望借此描全我们对互联网“平台”的理解,拓宽中国语境下平台研究的理论面向。
引用
收藏
页码:54 / 66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1]   十年开放?十年筑墙?——平台治理视角下腾讯平台开放史研究(2010-2020) [J].
毛天婵 ;
闻宇 .
新闻记者, 2021, (06) :28-38
[2]   平台企业:零工经济中的法律关系与责任分担 [J].
刘文静 .
探索与争鸣, 2020, (07) :26-28
[3]   阿里巴巴的进化史与小资本主义的平台化:对本土语境平台化的考察 [J].
管泽旭 ;
张琳 .
国际新闻界, 2020, 42 (02) :28-49
[4]   网络平台的公共性及其实现——以电商平台的法律规制为视角 [J].
刘权 .
法学研究, 2020, 42 (02) :42-56
[5]   互联网平台的运作机制及其对新闻业的影响 [J].
张志安 ;
冉桢 .
新闻与写作, 2020, (03) :66-74
[6]   草根的力量:“互联网”(Internet)概念演进历程及其中国命运——互联网思想史的梳理 [J].
方兴东 ;
钟祥铭 ;
彭筱军 .
新闻与传播研究, 2019, 26 (08) :43-61+127
[7]   网络平台权力治理:法治困境与现实出路 [J].
郭渐强 ;
陈荣昌 .
理论探索 , 2019, (04) :116-122+128
[8]   连接与反连接:互联网法则的摇摆 [J].
彭兰 .
国际新闻界, 2019, 41 (02) :20-37
[9]   脸书是一个国家吗?——“Facebookistan”与社交媒体的国家化想象 [J].
徐偲骕 ;
姚建华 .
新闻记者, 2018, (11) :15-25
[10]   “平台”这一隐喻,真的恰当吗? [J].
贾宸琰 ;
塔尔顿吉莱斯皮 .
青年记者, 2017, (28) :8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