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语的层级变化

被引:42
作者
李宇明
机构
[1] 北京语言大学
关键词
语言层级; 语言规划; 标准语; 地域普通话; 大华语; 方言;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H102 [汉语的规范化、标准化、推广普通话];
学科分类号
0501 ; 050103 ;
摘要
民族共同语和地域方言都是语言的使用变体,根据语言地位和使用范围,可将这些变体分为高低不等的层级,形成语言交际上的层级构造。汉语起码在春秋战国之时就形成了共同语和地域方言两大语言层级,不过古时的共同语不完善,地位虽高但语言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少。方言纷叠复杂,是社会的主要交际工具。清末以来的百余年,汉语层级构造发生了巨大变化。完善了民族标准语并使之具有很好的语言声望,且还发展出地域普通话和大华语,共同语层级由古代的一个尚不完善的层面发展到以标准语为核心的三个层面。方言明显出现层次减少的趋势,正在形成大方言、次方言、土语的三层构造,有些方言区甚至将形成大方言和土语的双层构造。面对汉语的现代层级构造及其发展趋势,语言规划也应做相应调整:由主要关注中国普通话调整到全方位地关注汉语问题,由主要关注中国内地的语言问题调整到关注全世界华人的语言问题,当然还应扩展到世界的语言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550 / 558+576 +57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关于国家语言的新思考 [J].
侍建国 ;
卓琼妍 .
语言教学与研究, 2013, (01) :80-88
[3]   论全球化环境下华语的规范问题 [J].
周清海 .
语言教学与研究 , 2007, (04) :91-96
[4]   论"华语" [J].
郭熙 .
华文教学与研究, 2004, (02) :56-65
[5]  
关于濒危汉语方言问题.[J].曹志耘!100083.语言教学与研究.2001, 01
[6]   “地方普通话”的性质特征及其他 [J].
陈亚川 .
世界汉语教学, 1991, (01) :12-17
[7]   上海口音普通话初探 [J].
汪平 .
语言研究, 1990, (01) :51-66
[8]   关于普通话与方言的几个问题 [J].
陈章太 .
语文建设, 1990, (04) :27-29
[9]   应该开展对“地方普通话”的研究 [J].
姚佑椿 .
语文建设, 1989, (03) :20-23
[10]   论方言和普通话之间的过渡语 [J].
李如龙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88, (02) :6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