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治理变迁的理论框架:从学术-政府-市场到大学-国家-社会

被引:27
作者
李立国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
基金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关键词
大学组织; 国家; 社会; 自主性; 治理;
D O I
10.14138/j.1001-4519.2020.04.000109
中图分类号
G647 [学校管理];
学科分类号
040106 ;
摘要
大学知识生产与应用的逻辑变迁改变了大学的组织边界,但没有改变大学组织的自主性。大学治理不再单纯局限于学术权威,而应把大学组织作为一个治理整体,政府可以扩展为国家,市场可以扩展为社会,学术—政府—市场的三角模型可以拓展为大学—国家—社会的三角模型。作为自主性组织的大学治理,在与国家、社会的互动中要保持适度的组织边界,通过制度供给与治理能力的良性互动,实现大学的"善治"。
引用
收藏
页码:1 / 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8 条
[2]   伊朗高等教育现状与特点研究 [J].
王锋 ;
郑晓婷 ;
孟娜 .
比较教育研究, 2019, 41 (12) :30-35
[3]  
福利国家的类型学分析:基于政府和市场.[J].冉昊;.北大政治学评论.2018, 02
[4]   大学边界的形成与功能:组织社会学的视角 [J].
刘广明 .
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8, (03) :104-107
[5]  
美国高等教育史.[M].张斌贤.教育科学出版社.2019,
[6]  
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M].(美) 诺思; 著.格致出版社.2008,
[7]  
高等教育系统.[M].(美)克拉克(Clark;BurtonR.)著;王承绪等译;.杭州大学出版社.1994,
[8]  
科技发达时代的大学教育.[M].[英]阿什比(E·Ashby) 著;滕大春;滕大生 译.人民教育出版社.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