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诉讼证明的相对性

被引:82
作者
卞建林
郭志媛
机构
[1] 中国政法大学,中国政法大学
关键词
诉讼; 证明; 认识论; 相对性;
D O I
10.14111/j.cnki.zgfx.2001.02.016
中图分类号
D925 [诉讼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诉讼证明既是一种认识活动 ,又是一种诉讼行为 ,因此 ,除了应该遵循认识论的普遍规律外 ,还应接受程序法律和证据规则的调整和制约。认识本身的相对性和诉讼证明的特殊性决定了人们对案件事实的认识不可能达到与客观存在的案件事实完全一致、绝对真实的程度。基于诉讼证明的相对性原理 ,应当重塑我国刑事诉讼中定罪判决的证明标准 :其主观标准可以概括为“法官内心确信无疑” ,其客观标准则为“最大限度地符合或接近案件客观事实”。
引用
收藏
页码:168 / 177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证据法学.[M].江伟主编;.法律出版社.1999,
[2]  
相对合理主义.[M].龙宗智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9,
[3]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M].[苏]列宁[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人民出版社.1998,
[4]  
证据学.[M].陈一云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1,
[5]  
证据学.[M].法学教材编辑部《证据学》编写组 编.群众出版社.1983,
[6]  
唯物主义和经验批判主义.[M].(苏)列宁(В.И.Ленин)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译;.人民出版社.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