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变级数法在厦门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被引:48
作者
魏婷 [1 ]
朱晓东 [1 ]
李杨帆 [1 ]
孙翔 [1 ]
陈彬 [2 ]
王金坑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2] 国家海洋局第三海洋研究所
关键词
快速城市化; 生态安全; 突变级数法; 突变模型; 厦门;
D O I
10.13287/j.1001-9332.2008.0260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针对港湾快速城市化地区存在的潜在突变特性,基于P-S-R(压力-状态-响应)框架和突变级数法,构建了评价城市生态安全的突变模型,并对1996—2006年厦门城市生态安全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1996—1998年,快速城市化对厦门市区域生态安全的影响不大,研究区生态安全状况呈上升趋势;1998—2001年,由于大范围高强度的填海造地、人口激增等生态干扰远远超过了生态系统自身的修复能力,导致厦门城市生态安全状况呈快速下降趋势;2001—2006年,厦门城市生态安全整体水平回升,主要受其海湾型生态城市重大战略转变的影响;2006年,研究区系统压力安全级别为Ⅲ,说明厦门市还存在着生态安全隐患.突变级数法反映了单一指标极值情况对生态系统突变的影响,弥补了现有方法在此方面的不足,它既减小了权重赋值的主观性,又避免了主观判断安全标准的不确定性,可准确地反映城市生态安全的发展趋势.
引用
收藏
页码:1522 / 1528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区域生态安全灾变态势分析方法——以辽河流域为例 [J].
王耕 ;
王利 ;
吴伟 .
生态学报, 2007, (05) :2002-2011
[2]   安徽省沿淮地区生态安全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 [J].
王振祥 ;
朱晓东 ;
石磊 ;
李杨帆 ;
汪家权 ;
贾良清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2) :2431-2435
[3]   熵权模糊综合评价法在城市生态安全评价中的应用 [J].
高长波 ;
陈新庚 ;
韦朝海 ;
彭晓春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10) :1923-1927
[4]   城市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 [J].
桑燕鸿 ;
陈新庚 ;
吴仁海 ;
彭晓春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7) :1280-1285
[5]   城市生态安全及其动态评价方法 [J].
施晓清 ;
赵景柱 ;
欧阳志云 .
生态学报, 2005, (12) :3237-3243
[6]   北京景观生态建设的问题与模式 [J].
王如松 ;
吴琼 ;
包陆森 .
城市规划汇刊, 2004, (05) :37-43+95
[7]   关于突变评价法几个问题的进一步研究 [J].
施玉群 ;
刘亚莲 ;
何金平 .
武汉大学学报(工学版), 2003, (04) :132-136
[8]   论生态安全的基本概念和研究内容 [J].
肖笃宁 ;
陈文波 ;
郭福良 .
应用生态学报, 2002, (03) :354-358
[9]   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学思考 [J].
李文华 .
四川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0, (03) :215-220
[10]   地球科学的新思维——现实主义灾变论十年进展与回顾 [J].
朱晓东 .
地球科学进展, 1993, (03) :53-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