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司法责任伦理之守正

被引:45
作者
高童非 [1 ,2 ]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未来法治研究院
[2]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
基金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
关键词
司法责任; 人工智能; 风险评估工具; 在线诉讼; 算法问责; 技术伦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6 [司法制度];
学科分类号
030106 ;
摘要
在数字化浪潮下,司法活动呈现出"去责任化"的趋势,具体表现为责任感的缺失和责任推诿的加剧,因而亟待法学界对司法责任伦理予以革新。数字技术导致司法责任消解的机理是复杂和多元的,主要源于其兼具权威性与非权威性、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机械性与能动性等多重面孔。当前我国司法工作中的数字技术主要被应用于证据指引系统、风险评估工具、在线诉讼平台的开发等事项上,这些领域也是司法责任伦理冲突最为激烈的场域。数字时代应当坚守人本主义司法责任伦理,准确界定机器、技术人员、系统部署者与司法官的责任框架,在拥抱技术的同时树立科学的责任观,借助数字技术建立和完善符合时代特征的司法责任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151 / 172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55 条
[1]  
自动不平等.[M].弗吉尼亚·尤班克斯.商务印书馆.2021,
[2]  
法律与道德中的责任.[M].皮特·凯恩.商务印书馆.2021,
[3]  
线上法院与未来司法.[M].理查德·萨斯坎德.北京大学出版社.2021,
[4]  
驯服算法.[M].林少伟;唐林垚.上海人民出版社.2020, 978-7-208-16582-3
[5]  
洁净与危险.[M].玛丽·道格拉斯.商务印书馆.2017,
[6]  
现代的历程.[M].杜君立.上海三联书店.2016,
[7]  
合理怀疑的起源.[M].惠特曼.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6,
[8]  
刑事司法机器.[M].毕贝斯.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9]  
通往法治的道路.[M].季卫东.法律出版社.2014,
[10]  
形式与神韵.[M].佀化强; 著.上海三联书店.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