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3 条
城镇化背景下平原河网区暴雨洪水重现期变化分析——以太湖流域武澄锡虞区为例
被引:9
|作者:
王丹青
[1
]
许有鹏
[1
]
王思远
[1
]
王强
[1
]
袁甲
[1
]
胡尊乐
[2
]
机构:
[1] 南京大学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
[2] 江苏省水文水资源勘测局
来源:
基金: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
关键词:
暴雨洪水;
重现期;
水利工程;
D O I:
10.16198/j.cnki.1009-640x.2019.05.004
中图分类号:
TV122.1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以太湖流域武澄锡虞区典型雨量水文站为例,基于长时间序列逐日降雨与水位数据,采用累积距平法、皮尔逊频率曲线和克里金插值等方法对水位进行还现分析以及对暴雨洪水重现期进行分析,探讨了城镇化背景下典型平原河网区暴雨洪水重现期变化规律及成因。结果表明:(1)武澄锡虞区不同量级降雨重现期均有提前,极端降雨频率增大;武澄锡虞区小量级洪水事件(T=5, 10, 20 a)发生频率有所增加,而量级较大(T=50 a)的洪峰水位重现期在城区与郊区则差异显著。受圩垸影响的常州站1960年50年一遇洪峰水位在2010年增至68年一遇,洪峰水位整体降低,而郊区白芍山站1960年50年一遇洪峰水位在2010年则提前至32年,洪峰水位整体有所增加。(2)小量级洪水事件发生频率增加主要是由降雨增加、城镇扩张以及河网水系衰减所致,同等量级的暴雨导致洪峰水位不断增长;而闸泵和圩垸等水利工程建设加强了对较高量级洪水的调节作用,使高量级洪峰水位有所降低,减小了城区圩垸内洪水风险。对于不同量级的洪峰水位,下垫面特征变化和水利工程建设对其影响的程度则有所不同。分析结果可为研究该地区防洪安全提供技术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5
页数:9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