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设中国特色福利社会的意义

被引:10
作者
景天魁 [1 ,2 ]
毕天云 [3 ]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
[2] 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学研究所
[3] 云南师范大学社会学与社会政策研究所
关键词
福利制度; 中国特色; 福利社会;
D O I
10.19624/j.cnki.cn42-1005/c.2009.09.015
中图分类号
D632.1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摘要
中国已进入从小福利迈向大福利的历史阶段,建设中国特色福利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建设中国特色福利社会既是实现社会福利现代化的必然趋势,又是中国超越"中等收入陷阱"的必由之路;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长远目标,又是缩小贫富差距实现共同富裕的基本途径,还是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有效举措。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2+1 +1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从小福利迈向大福利:中国特色福利制度的新阶段 [J].
景天魁 ;
毕天云 .
理论前沿, 2009, (11) :5-9
[2]   增强社会凝聚力:拉美社会保障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J].
房连泉 .
中国经贸导刊, 2009, (07) :36-37
[3]   多元化的福利社会——对中国发展道路的探索 [J].
康新贵 .
社会科学论坛, 2009, (03) :76-92
[4]   中国经济面临“中等收入陷阱”挑战 [J].
杨速炎 .
观察与思考, 2009, (05) :38-39
[5]   社会福利制度战略升级与构建中国特色福利社会 [J].
刘继同 .
东岳论丛, 2009, (01) :78-86
[6]   韩国社会保障体制建立的过程、特点及成因 [J].
杨玲玲 .
科学社会主义, 2008, (06) :159-161
[7]   韩国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J].
王振东 .
东南亚纵横, 2008, (06) :71-73
[9]   以发展型社会政策构建发展型福利社会 [J].
徐道稳 .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8, (01) :9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