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当代中国土地所有制改革

被引:5
作者
李太淼 [1 ,2 ]
机构
[1] 河南省社会科学院中州学刊杂志社
[2] 河南省科学社会主义学会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生产力; 土地所有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301.11 [土地改革];
学科分类号
082802 ; 1204 ; 120405 ;
摘要
马克思主义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以及关于人与自然相互关系的基本原理,对研究分析和解决当代中国的土地改革问题,依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土地所有制改革是当代中国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要求,但改革的方向不是实行土地私有化。中国土地所有制的改革取向有两个层面:第一个层面是所有制结构层面,要推进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向土地国有制的动态结构调整;第二个层面是所有制实现形式层面,要深化农村土地产权改革,不断创新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实现形式。
引用
收藏
页码:31 / 40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新土改.[M].华生.东方出版社.2014,
[2]  
2006年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成果选编.[M].中共中央宣传部理论局;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办公室; 编.学习出版社.2007,
[3]  
村落向城市社区的转型.[M].谢志岿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5,
[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2,
[5]   市场化、城镇化联袂演绎的“土地财政”与土地制度变革 [J].
贾康 ;
梁季 .
改革, 2015, (05) :67-81
[6]   首都新型城镇化进程中保障农民权益的基本原则、总体思路及政策建议 [J].
财政部财政科学研究所、北京财政学会联合课题组 ;
贾康 ;
赵福昌 ;
唐在富 ;
程瑜 ;
陈龙 ;
龙小燕 .
经济研究参考, 2015, (21) :37-45
[7]   非改制状态农村集体经济组织的运行矛盾及其有效治理 [J].
郑林 ;
郑彧豪 .
中州学刊, 2015, (03) :37-44
[8]   论中国农地集体所有权 [J].
童列春 .
农业经济问题, 2014, 35 (10) :17-25+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