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复合主体与文化认同

被引:3
作者
陈立旭
机构
[1]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社会学文化学教研部
关键词
杭州; 社会复合主体; 宏观文化认同; 微观文化认同;
D O I
10.15944/j.cnki.33-1010/d.2011.02.006
中图分类号
C91-0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论];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摘要
社会复合主体这种新的社会治理模式,不仅是解决越来越市场化、越来越分化社会公共事务、公共建设问题的有效途径,而且也是传统单位体制下社会链接纽带断裂、单位文化认同弱化背景下医治"公共精神贫乏症"的良方。在实践过程中,杭州市不仅形成了市民和社会复合主体对城市发展理念、城市特色尤其是城市文化特色的宏观文化认同,而且也形成了社会复合主体内部成员对事业、行业、项目发展的意义、价值、情感以及以自由平等权利等观念为粘合剂的合作和伙伴关系等的微观文化认同。
引用
收藏
页码:88 / 9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分化与整合.[M].杨建华等;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2]  
培育社会复合主体研究与实践.[M].王国平; 主编.杭州出版社.2009,
[3]  
我们是谁.[M].(美)塞缪尔·亨廷顿(SamuelP.Huntington)著;程克雄译;.新华出版社.2005,
[4]  
中国单位社会.[M].李汉林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4,
[5]  
流动的现代性.[M].(英)齐格蒙特·鲍曼(ZygmuntBauman)著;欧阳景根译;.上海三联书店.2002,
[6]  
通俗文化理论导论.[M].(英)多米尼克·斯特里纳蒂(DominicStrinati)著;阎嘉译;.商务印书馆.2001,
[7]  
时尚的哲学.[M].(德)齐奥尔格·西美尔著;费勇;吴〓译;.文化艺术出版社.2001,
[8]  
理解大众文化.[M].(美)约翰·费斯克(JohnFiske)著;王晓珏;宋伟杰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1,
[9]  
中国的单位组织.[M].李路路;李汉林著;.浙江人民出版社.2000,
[10]  
经济与社会.[M].(德)马克斯·韦伯(MaxWeber)著;林荣远译;.商务印书馆.19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