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社会学论纲:理论、框架及前景

被引:46
作者
熊春文
机构
[1] 中国农业大学人文与发展学院社会学系
关键词
农业社会学; 农政; 全球农业体系; 发展前景;
D O I
10.19934/j.cnki.shxyj.2017.03.002
中图分类号
C91-0 [社会学理论与方法论]; S-0 [一般性理论];
学科分类号
030301 ; 1204 ; 09 ;
摘要
20世纪70年代,农业社会学在西方为挽救农村社会学的危机而诞生。中国当前正处于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大进程中,农业社会学的破土新生具有重要意义。在追溯其理论传统的基础上,本文建构了这一学科的基本框架,展示了其核心议题。中国农业社会学既可以通过与诸学科的对话交流积极表明自身的学科洞见,为本土社会学及世界农业社会学贡献力量;也可在与农业文明性命攸关的重大问题和关系国计民生的前沿问题上积极发声、实现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47+242 +242-243
页数:27
相关论文
共 40 条
[1]   韦伯1895年就职演讲:语境、文本与文本间关联 [J].
何蓉 .
社会学研究, 2016, 31 (06) :214-236+245
[2]   资本下乡:农业中的隐蔽雇佣关系与资本积累 [J].
陈义媛 .
开放时代, 2016, (05) :92-112+8
[4]   为谁的农业现代化 [J].
贺雪峰 .
开放时代, 2015, (05) :36-48+6
[5]  
中国农业资本化的特征和方向: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的资本化动力[J]. 严海蓉,陈义媛.开放时代. 2015(05)
[6]   大资本农场不能打败家庭农场吗?——华南地区对虾养殖业的资本化过程 [J].
黄瑜 ;
郭琳 .
开放时代, 2015, (05) :88-105+7
[8]  
韦伯与经济史的理论问题——以《古代文明的农业社会学》为中心[J]. 严鹏.近代史学刊. 2015(01)
[9]   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国际视野与中国实践——李文华院士访谈录 [J].
李文华 ;
孙庆忠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 32 (01) :5-18
[10]   论家庭农场:优势、条件与规模 [J].
朱启臻 ;
胡鹏辉 ;
许汉泽 .
农业经济问题, 2014, 35 (07) :11-1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