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范围持续性强降水过程与30~60d低频降水的联系及其预报指数

被引:14
|
作者
魏晓雯 [1 ]
梁萍 [2 ]
何金海 [1 ]
穆海振 [2 ]
机构
[1]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 上海市气候中心
关键词
强降水过程; 3060 d; 低频振荡; 预报指数; 长江中下游;
D O I
10.16032/j.issn.1004-4965.2015.01.007
中图分类号
P457.6 [降水预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低频振荡是目前开展强降水过程延伸期预报的有效途径。利用1981—2010年中国753站逐日的降水观测资料、NCEP/NCAR第二套再分析资料及实况天气图等资料,分析大范围持续性强降水过程与30~60 d低频降水的联系,并根据前期低频信号构造强降水过程预报指数。研究表明,(1)大范围持续性强降水过程与低频降水紧密相联,低频降水对强降水过程有显著贡献。在30~60 d低频降水显著年,强降水过程均发生在低频降水峰值阶段;但对于低频降水而言,仅有56%的峰值阶段发生强降水过程。(2)当低频降水峰值阶段发生强降水过程时,来自东北亚和南海的低频位势高度低值系统在长江中下游汇合,"南北高、中间低"的低频位势高度分布有利于低频气流强烈辐合,并在经向上形成两个完整的反向低频垂直环流圈,促进了上升运动发展,导致强降水过程发生;而对于低频降水峰值未发生强降水过程的情况,北方冷空气南下较弱,高纬度低频影响系统位置偏北,长江中下游附近表现为"南高北低"的低频位势高度分布和单圈垂直环流,不利于低频气流强烈辐合。(3)综合高、中、低纬的前期低频信号构造了强降水过程预报指数,对延伸期(10~25 d)长江中下游大范围强降水过程预报具有参考价值。
引用
收藏
页码:63 / 7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29 条
  • [1] 热带季节内振荡对广东6月降水的影响
    林爱兰
    李春晖
    谷德军
    郑彬
    [J]. 热带气象学报, 2013, 29 (03) : 353 - 363
  • [2] 东北冷涡活动的季节内振荡特征及其影响
    刘慧斌
    温敏
    何金海
    张人禾
    [J]. 大气科学, 2012, 36 (05) : 959 - 973
  • [3] 东亚梅雨季节内振荡的气候特征
    梁萍
    丁一汇
    [J]. 气象学报, 2012, 70 (03) : 418 - 435
  • [4] 天气关键区大气低频波延伸期预报方法
    孙国武
    孔春燕
    信飞
    陈伯民
    何金海
    [J]. 高原气象, 2011, 30 (03) : 594 - 599
  • [5] 低频环流系统的一种统计预报方法
    杨玮
    何金海
    孙国武
    孔春燕
    [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1, 27 (03) : 1 - 5
  • [6] 江淮流域持续性强降水期间西太副高位置变异与非绝热加热的关系
    王黎娟
    陈璇
    管兆勇
    何金海
    [J]. 热带气象学报, 2011, 27 (03) : 327 - 335
  • [7] 热带大气季节内振荡对华南前汛期降水的影响
    章丽娜
    林鹏飞
    熊喆
    吴洪
    [J]. 大气科学 , 2011, (03) : 560 - 570
  • [8] 广东省前汛期暴雨与500 hPa关键区准双周振荡
    纪忠萍
    谷德军
    吴乃庚
    谢炯光
    [J]. 应用气象学报, 2010, 21 (06) : 671 - 684
  • [9] 2008年5—6月华南地区强降水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
    张婷
    魏凤英
    [J]. 热带气象学报, 2010, 26 (05) : 633 - 640
  • [10] 低频天气图预报方法
    孙国武
    信飞
    陈伯民
    何金海
    [J]. 高原气象 , 2008, (S1) : 64 -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