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鲁藏布江流域潜在蒸散量计算方法

被引:12
|
作者
付新峰 [1 ]
杨胜天 [2 ]
刘昌明 [1 ]
机构
[1] 北京师范大学水科学研究院
[2]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潜在蒸散量; Penman公式; 遥感; NOAA; 雅鲁藏布江流域;
D O I
10.13928/j.cnki.wrahe.2006.08.002
中图分类号
P333.1 [水量平衡];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文中用NOAA数据、DEM数据结合实测气象数据对Penman公式进行修正,再用修正后的Penman公式计算雅鲁藏布江流域潜在蒸散量。方法上,把气象与水文站点点数据如气温、总云量、风速、水汽压、地面温度、相对湿度、日照百分率等用遥感软件转换成流域面上的栅格数据,并使其投影与NOAA数据一致,在DEM的支持下,用修正的Penman公式计算出流域面上的潜在蒸散量。验证流域潜在蒸散量需要把流域站点20 cm口径的蒸发皿蒸发量转换成大型蒸发池蒸发量。结果表明,流域大部分站点的潜在蒸散量计算精度在75%以上。
引用
收藏
页码:5 / 8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汉江上游流域蒸散量计算方法的比较及改进
    张东
    张万昌
    徐全芝
    [J]. 资源科学, 2005, (01) : 97 - 103
  • [2] 基于互补相关原理的区域蒸散量估算模型比较
    刘绍民
    孙睿
    孙中平
    李小文
    刘昌明
    [J]. 地理学报, 2004, (03) : 331 - 340
  • [3] 区域蒸发量的遥感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张长春
    魏加华
    王光谦
    邵景力
    李慈君
    [J]. 水土保持学报, 2004, (02) : 174 - 177+182
  • [4] 用常规气象资料计算陆面年实际蒸散量
    邱新法
    曾燕
    缪启龙
    于强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3, (03) : 281 - 288
  • [5] 以微分热惯量为基础的地表蒸发全遥感信息模型及在甘肃沙坡头地区的验证
    张仁华
    孙晓敏
    朱治林
    苏红波
    唐新斋
    [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2, (12) : 1041 - 1050+1061
  • [6] 非均匀陆面条件下区域蒸散量计算的遥感模型
    陈云浩
    李晓兵
    史培军
    [J]. 气象学报, 2002, (04) : 508 - 512
  • [7] 流域蒸散发的气候学计算
    郭生练,程肇芳
    [J]. 水文, 1994, (05) : 16 - 22+64-65
  • [8] 短时段水面蒸发量计算方法的选择
    闵骞
    [J]. 气象, 1994, (10) : 36 - 39
  • [9] 可能最大蒸发量与降水量的关系及其分布
    杜军
    [J]. 气象, 1994, (09) : 44 - 47+53
  • [10] 博斯腾湖水面蒸发量计算方法比较与验证
    王容
    [J]. 干旱区地理, 1993, (02) : 90 - 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