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施肥制度下红壤稻田的养分循环与平衡规律

被引:49
|
作者
李忠佩
唐永良
石华
高坤林
不详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关键词
施肥制度;红壤稻田;养分循环;养分平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1.06 [];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田间模拟不同农业施肥制度的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水稻产量的变化趋势是循环(100%)<N+循环(109%)<NPK(127%)<NPK+循环(151%)。施磷肥以及在此基础上有机物质还田,提高了营养元素的吸收量及在籽粒中的分配比例。有机物质循环再利用,可明显增加系统有机碳的进入量及养分回田总量,提高系统物质循环水平;土壤有机质形成量大于矿化量,营养元素的盈余比较明显,养分库的平衡状况得到改善,有机质的积累速度加快。单施无机肥料,氮素的积累较少,基本平衡不稳定。磷肥和有机肥的配合施用对于红壤磷库的恢复和提高非常重要,作物秸秆的连续长期施用可提高土壤有效磷水平。作物秸秆的含钾量较高,回田秸秆是红壤区重要的钾素资源,对于恢复和提高红壤钾库有明显作用。有机物质循环再利用,可在3年时间内,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4~10g/kg,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含量也有明显改善,较大粒级的土壤微团聚体含量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47 / 55
页数:9
相关论文
empty
未找到相关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