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社会法的“逆向”生成机理——对“恶之花”结出“善之果”的评析

被引:8
作者
马金芳
机构
[1] 华东政法大学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社会法; 生成机理; 恶之花; 善之果;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0 [法的理论(法学)];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社会法的"逆向"生成在一定程度上是"恶之花"结出"善之果"的过程。近代西方社会在发展过程中产生了民生保障缺乏之"恶"、分配之"恶"和制度之"恶"等重大社会问题,社会法正是在这些"恶之花"的基础之上生成的"善之果":民生保障缺乏之"恶"造就保障之法;分配之"恶"催生矫正之法;制度之"恶"呼唤改良之法。社会法之生成根植于其生成基因:在伦理层面上仰赖于恶对善的集体"妥协";在制度层面上起始于社会法之独特优势;在社会物质基础上因应社会发展中的民生问题。社会法之生成是合规律性的产物:在伦理维度上符合人性中"恶"向"善"转化的规律;在哲学维度上符合辩证法的规律;在社会维度上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在规范维度上符合法律自身发展的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123 / 132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从传统走向现代:社会保障权司法救济的检省与矫正 [J].
郑莹 .
法学杂志, 2012, 33 (03) :112-117
[2]   福利的行政化与政治化 [J].
周弘 .
中国人口科学, 2007, (03) :2-10+95
[3]   “社会法”词语使用之探析——基于法律术语的个案思考 [J].
张俊娜 .
现代语文, 2006, (03) :71-72
[4]   社会分配法的价值范畴分析 [J].
孟庆瑜 .
法制与社会发展, 2006, (02) :91-103
[5]   恶“德”——一种特殊的道德现象 [J].
吴灿新 .
伦理学研究, 2004, (01) :95-99
[6]   英国十九世纪的社会立法 [J].
赵虹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2002, (02) :69-74
[7]   权力的多元化与社会化 [J].
郭道晖 .
法学研究, 2001, (01) :3-17
[8]  
低代价发展导论[M]. 人民出版社 , 邱耕田, 2006
[9]  
福利[M]. 吉林人民出版社 , (英)诺曼·巴里(NormanBarry)著, 2005
[10]  
社会保障法主体研究[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周宝妹著, 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