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两国经济发展与铜消费量对比研究

被引:6
作者
岳强
陆钟武
机构
[1] 东北大学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
[2] 东北大学国家环境保护生态工业重点实验室 辽宁沈阳
基金
国家科技攻关计划;
关键词
IPAT方程; 铜消费量; 历史分析; 对比研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摘要
发达国家的发展过程表明,经济增长与铜消费量密切相关。本文由IPAT方程推导了铜消费指标与GDP间的关系式,得出GDP的年增长率(g)和单位GDP铜消费量的年下降率(t)是影响铜消费量变化的两个重要参数。给出了中、美两国铜消费指标与GDP间的关系曲线;中国1960-2004年间单位GDP的铜消费量并未形成明显的上升或下降趋势;美国1941-2004年间单位GDP铜消费量的变化总体上逐年降低,1941年为17.80kg/104USD,2003年为2.56kg/104USD,单位GDP的铜消费量降低近7倍。对应不同的单位GDP铜消费量年下降率的假设,估计了未来25年内中国经济增长与铜消费指标间的关系以及单位GDP铜消费量降低的倍数。
引用
收藏
页码:96 / 100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中国铜循环现状分析(Ⅱ)——具有时间概念的产品生命周期物流分析方法 [J].
岳强 ;
陆钟武 .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 2005, (05) :4-8
[2]   未来20年世界铜铝需求趋势预测 [J].
王高尚 .
世界有色金属, 2003, (07) :6-9+38
[3]   购买力平价与我国收入水平估计——兼评克拉维斯对中国收入的估计结果 [J].
郭熙保 .
管理世界, 1998, (04) :64-75+219
[4]  
中国统计年鉴[M]. 中国统计出版社 , 国家统计局 编, 1991
[5]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Economics and Policy. RAO,P.K. Blackwell .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