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案例指导制度的若干基本理论问题研究

被引:33
作者
郎贵梅
机构
[1] 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应用法学研究所
关键词
指导性案例; 司法解释; 法律解释; 效力;
D O I
10.13806/j.cnki.issn1008-7095.2009.02.004
中图分类号
D920.4 [学习、研究];
学科分类号
030101 ;
摘要
指导性案例旨在通过后案法官对其的具体适用实现法律适用的统一。指导性案例应当由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其属于司法解释的一种新形式,具有法律约束力。与解释、规定等传统形式相比,指导性案例最接近法律解释的一般意义,其包括指导规则和裁判文书,后者作为说明前者适用的具体情形而存在。发布指导性案例,既有利于及时统一法律适用,又充分调动了法官科学解释法律、适用法律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引用
收藏
页码:24 / 31+88 +88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美国判例法的运作机制 [J].
余高能 ;
代水平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7, (04) :104-110
[2]   浅析“案例指导制度”——从《人民法院第二个五年改革纲要》谈 [J].
孙丽娟 ;
胡爱菊 .
法制与社会, 2006, (21) :60-61
[3]   英国法中的遵循先例原则之浅见 [J].
吴燕 ;
范席晶 .
法制与社会, 2006, (21) :239-240
[4]   我国为什么要实行案例指导制度 [J].
刘作翔 .
法律适用, 2006, (08) :5-8
[5]  
论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建立——兼与西方判例制度的比较[J]. 崔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6(04)
[6]  
论我国案例指导制度的建立——兼与西方判例制度的比较[J]. 崔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研究生学报. 2006 (04)
[7]  
判例法的理论基础与适用技术分析[J]. 崔军.法学与实践. 2006 (03)
[8]   最高人民法院裁判、司法解释的法律地位 [J].
曹士兵 .
中国法学, 2006, (03) :175-181
[9]   论司法解释权与审判权 [J].
杨秀清 .
社会科学论坛, 2006, (04) :21-24
[10]   对我国司法改革理论和实践的一些忧虑——以河南省某基层法院“先例判决制度”为例 [J].
谭闯 .
中国检察官, 2006, (02) :75-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