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脱钩理论及EKC假说的关系——兼论中国地级城市的脱钩划分

被引:90
作者
夏勇
钟茂初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协同创新中心
关键词
脱钩理论; EKC假说; 发展-污染关系类型; 绿色脱钩城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22 [环境与发展]; F29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083001 ; 1204 ;
摘要
脱钩理论与EKC假说,两者都描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之间的动态关系,其中,脱钩理论揭示了经济发展与环境压力是否同步变化的关联,而EKC假说先于脱钩理论出现,并阐述了环境污染随着经济发展水平呈现出的非线性关系。本研究基于脱钩理论与EKC假说的理论内涵,首先通过数理模型的推导,得到了二者的内在联系,并运用一阶差分GMM方法对此进行实证检验。基于数理分析和一阶差分GMM估计的实证结果显示,脱钩理论与EKC假说均呈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倒"U"型曲线特征,且相对脱钩与绝对脱钩的临界点正好对应于EKC的拐点。其次,结合二者的关联,本研究将人均GDP水平加入脱钩类型的判定标准,在传统脱钩状态分类的基础上,以EKC拐点处所对应的人均GDP水平,以及数值为0.8的脱钩弹性系数为两条分界线,进一步将城市的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脱钩关系类型划分为6种形态,分别为"高收入未脱钩"、"低收入未脱钩"、"低收入相对脱钩"、"高收入相对脱钩"、"低收入绝对脱钩"和"高收入绝对脱钩"。最后,本研究将理论部分所做的推导以及脱钩的象限划分应用于实际的城市脱钩案例研究中,并依据一阶差分GMM的回归结果,将中国271个地级城市的经济发展与污染排放的脱钩状态进行了归类。对2004—2013年中国271个地级城市的经验分析表明,近50%的城市尚处于"低收入未脱钩"和"低收入相对脱钩"状态,意味着中国地级城市发展不平衡,且城市内部的脱钩发展与经济发展不匹配问题突出,这些城市在未来的绿色脱钩建设过程中将长期面临着"保增长"和"促脱钩"的双重任务。
引用
收藏
页码:8 / 16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环境规制与雾霾脱钩效应——基于企业投资偏好的视角 [J].
王书斌 ;
徐盈之 .
中国工业经济, 2015, (04) :18-30
[2]   环境管制、对外开放与中国工业的绿色技术进步 [J].
景维民 ;
张璐 .
经济研究, 2014, 49 (09) :34-47
[3]   中国二氧化碳EKC曲线扩展模型的空间计量分析 [J].
范丹 .
宏观经济研究, 2014, (05) :83-91
[4]   环境规制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基于中国工业企业数据的经验分析 [J].
王杰 ;
刘斌 .
中国工业经济, 2014, (03) :44-56
[5]   碳排放与经济增长:空间动态效应与EKC再检验 [J].
胡宗义 ;
唐李伟 ;
苏静 .
山西财经大学学报, 2013, 35 (12) :30-37
[6]   长江三角洲地区资源环境与经济增长脱钩分析 [J].
盖美 ;
胡杭爱 ;
柯丽娜 .
自然资源学报, 2013, 28 (02) :185-198
[7]   中国各省区经济发展与碳排放脱钩关系研究 [J].
孙耀华 ;
李忠民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 (05) :87-92
[8]   中国经济增长与能源碳排放的脱钩研究 [J].
彭佳雯 ;
黄贤金 ;
钟太洋 ;
赵雲泰 .
资源科学, 2011, 33 (04) :626-633
[9]   经济增长与二氧化碳脱钩实证研究——以山西省为例 [J].
李忠民 ;
庆东瑞 .
福建论坛(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0, (02) :67-72
[10]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理论及研究的批评综论 [J].
钟茂初 ;
张学刚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2) :62-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