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报道与当事人的话语权引导——以“安徽女大学生扶老人”事件为例

被引:1
作者
郑亚丽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关键词
扶老人; 媒体引导; 客观真实; 话语权;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近年来,"扶老人"越来越成为一个敏感词汇。今年9月份"安徽女大学生扶老人"事件再次在互联网上闹得沸沸扬扬,同时舆论也在"扶老人被讹"与"女大学生逃避责任"之间反转。面对这样受到广泛关注又颇具矛盾的敏感性事件,媒体更应客观报道事实而非引导舆论,受众更应有自己的思考而非感性站队,舆论也更应理性而非盲从。
引用
收藏
页码:154+172 / 154 +172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5 条
[2]   论传播视阈“外国小伙扶大妈”事件的反思 [J].
李俊婷 .
今传媒, 2014, 22 (08) :77-78
[3]   当下中国网络话语权的社会阶层结构分析 [J].
赵云泽 ;
付冰清 .
国际新闻界, 2010, 32 (05) :63-70
[4]   试论公共事件报道中的媒体角色——从番禺垃圾焚烧选址事件报道谈起 [J].
董天策 ;
胡丹 .
国际新闻界, 2010, (04) :53-57
[5]  
议程设置[M]. 北京大学出版社 , (美) 麦库姆斯,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