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高速增长到高质量发展——中国改革开放40年回顾与前瞻

被引:16
作者
段文斌 [1 ]
张文 [1 ]
刘大勇 [2 ]
机构
[1] 南开大学经济学院
[2] 天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部
关键词
经济发展阶段; 新“中心—外围”; 产业升级; 金融深化; 制度性交易成本;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4 [经济建设和发展];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通过发挥自身的组合优势和承接国际产业转移,我国经济实现了30年高速增长。国际金融危机后,经济发展进入了新时代,基本特征就是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在本轮全球化中形成的"中心—外围"国际分工体系和中美经济的互补性难以持续,我国的粗放型发展模式难以依靠凯恩斯主义来维系,同时新动能正在孕育并带来了一系列积极变化。在新的发展阶段,我国面临的机遇不再是简单纳入全球分工体系、扩大出口和加快投资,而是倒逼扩大内需、提高创新能力、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新机遇。消费的扩大和升级与技术的创新和渗透应当成为新阶段经济发展的双引擎。就实体经济、虚拟经济与传统服务业而言,既存在实体产业大而不强的问题,也存在虚拟经济发展滞后的问题,产业升级与金融深化的双重任务需要在良性互动中协调并进。作为政府主导型特征鲜明的经济体,我国经济发展模式的全面转型须依托于政府转型,既要培育新动力又要减少阻力,降低制度性交易成本,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35 / 51
页数:17
相关论文
共 9 条
[1]  
中国的奇迹.[M].林毅夫; 蔡昉; 李周; 著.格致出版社.2013,
[2]  
见证失衡.[M].余永定; 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10,
[3]  
中国民营企业自主创新报告.[M].黄孟复; 主编.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2007,
[4]   中国科技创新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研究 [J].
尹向飞 ;
段文斌 .
上海经济研究, 2017, (12) :24-36
[5]   我国未来生产率提升潜力与经济增长前景 [J].
刘世锦 ;
刘培林 ;
何建武 .
管理世界, 2015, (03) :1-5
[7]   关于调整经济结构促进持续发展的几个问题 [J].
李克强 .
求是, 2010, (11) :3-15
[8]   人口转变、人口红利与刘易斯转折点 [J].
蔡昉 .
经济研究, 2010, 45 (04) :4-13
[9]   技术进步的原因和性质——基于分工和报酬递增的研究 [J].
董林辉 ;
段文斌 .
南开经济研究, 2006, (06) :4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