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智能的社会后果及其思想治理——沿着马克思的思路

被引:20
作者
安维复
机构
[1] 上海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关键词
人工智能; 马克思主义; 知识的公有性;
D O I
10.16075/j.cnki.cn31-1220/g4.2017.11.004
中图分类号
A81 [马克思主义的学习和研究];
学科分类号
030501 ; 030504 ;
摘要
有关人工智能能够统治人类的讨论是经不起推敲的,我们宁愿采信马克思的分析理路:人工智能不是物,而是人的物化;与其说人工智能将统治人类,毋宁说是极少数控制人工智能的精英或精英集团凭借其所控制的高智能对其他人群进行控制。一个合理的治理理念可能是这样的,民族国家及国际社会在鼓励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和革命性突破的同时,应该遏制人工智能的私人控制和借机谋取私人利益,开发人工智能的公共性和社会性品格,加强人工智能的社会参与和大众分享,最终建构一个共享人工智能的理想社会。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27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信息规则.[M].(美)卡尔·夏皮罗(CarlShapiro);(美)哈尔·瓦里安(HalVarian)著;张帆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
[2]  
资本主义的未来.[M].(美)莱斯特·瑟罗(LesteC.Thurow)著;周晓钟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8,
[3]  
知识经济.[M].(美)达尔·尼夫(DaleNeef)主编;樊春良等译;.珠海出版社.1998,
[4]  
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M].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编;杨宏进;薛澜译;.机械工业出版社.1997,
[5]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马克思;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79,
[6]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德]马克思;[德]恩格斯 著;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 译.人民出版社.1965,
[7]   “回到康德”能否破解后现代相对主义迷局——从“分道而行”到“综合史观” [J].
安维复 .
学术月刊, 2016, 48 (04) :20-28+19
[8]   科学知识的合理重建:在地方知识和普遍知识之间 [J].
安维复 ;
郭荣茂 .
社会科学, 2010, (09) :99-109+190
[9]   从国家创新体系看现代科学技术革命 [J].
安维复 .
中国社会科学, 2000, (05) :100-112+206
[10]   哲学观的嬗变:从拟科学到拟价值──现代哲学与传统哲学的判据 [J].
安维复 .
求是学刊, 1994, (01) :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