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背景下“工匠精神”的时代意涵与培育路径

被引:79
作者
匡瑛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研究所
关键词
智能化; 工匠精神; 时代意涵; 培育路径;
D O I
10.14121/j.cnki.1008-3855.2018.01.009
中图分类号
G712 [教学理论、教学法];
学科分类号
040102 ;
摘要
我国正在向智能化时代迈进,且呈现出三大核心特征,对教育领域提出了极大的挑战。在这一新背景下,强调工匠精神将有利于打破三大壁垒,发挥不同以往的重要作用。正是在此新的背景下,其意涵也随着时代要求发生流变,既有继承又有创新,涵盖了"守"、"求"、"创"、"合"四个方面。为此,在培育路径上要转变功利取向,关注技术的人文向度和人的整体性育成;聚焦创新能力,推动习得性学习走向探究性学习;借助普职渗透和职业体验,搭建工匠精神的成长阶梯;构建社会支持体系,助力持之以恒、追求卓越品质之陶融。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4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教学方法:概念的诠释 [J].
钟启泉 .
教育研究, 2017, 38 (01) :95-105
[2]   智能化时代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根本转型 [J].
徐国庆 .
教育研究, 2016, 37 (03) :72-78
[3]   实践活动与人本源性的生存方式 [J].
贺来 .
长白学刊, 2006, (01) :45-50
[4]  
第三次工业革命[M]. 中信出版社 , (美) 瑞弗金, 2012
[5]  
教育的发现[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钟启泉, 2009
[6]  
人工智能时代,教育如何担当先导由"制造大国"迈向"创新强国",中小学须紧跟现代科技变革步伐 .2 陈玉琨. 文汇报 . 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