敏感区域目标污染物空间溯源分析——以新安江流域跨省界断面为例

被引:11
|
作者
李雪 [1 ]
曹芳芳 [1 ]
陈先春 [2 ]
王兆军 [2 ]
王玉秋 [1 ]
机构
[1] 南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 南开大学数学科学学院
关键词
新安江流域; SPARROW模型; TN污染溯源; 跨省评估断面;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32 [水质监测];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SPARROW模型,利用新安江流域2009~2010年60个监测站点的TN浓度数据,以及相关污染源及空间属性数据对流域水质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流域内69%的河段TN模拟浓度可以达到Ⅲ类及以上水质标准.对跨省界评估断面——街口断面进行TN污染源溯源分析,发现上游各子流域的工业源污染对断面污染总量的贡献比例为7.41%,农业源污染贡献比例为57.52%,生活源污染贡献比例为35.07%,且分别具有不同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考虑使用该方法为以跨界断面污染物浓度控制为目标的相关削减措施的提出提供技术支持.
引用
收藏
页码:1714 / 1720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 [1] 仿真流域的总氮模拟——SPARROW模型应用方法研究
    陈瑜
    刘光逊
    赵越
    王东
    王红艳
    王玉秋
    [J].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12, 23 (04) : 98 - 101+106
  • [2] 水文水质模型联合应用于水库水质预测研究
    朱磊
    李怀恩
    李家科
    吴喜军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2, (03) : 571 - 576
  • [3] SPARROW模型研究及应用进展
    解莹
    李叙勇
    王慧亮
    杨春生
    [J]. 水文, 2012, 32 (01) : 50 - 54
  • [4] 流域内污染负荷分布的评价模型研究——以密云县蛇鱼川小流域为例
    武晓峰
    李婷
    [J]. 中国环境科学, 2011, (04) : 680 - 687
  • [5] 流域空间统计模型SPARROW及其研究进展
    吴在兴
    王晓燕
    [J].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10, 33 (09) : 87 - 90+139
  • [6] 两种新型流域非点源污染负荷估算模型的比较
    杨珏
    钱新
    张玉超
    钱瑜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9, (07) : 762 - 766
  • [7] 流域生态补偿标准计算模型研究
    刘玉龙
    许凤冉
    张春玲
    阮本清
    罗尧增
    [J]. 中国水利, 2006, (22) : 35 - 38
  • [8] 基于HSPF模型的滇池流域非点源污染模拟
    邢可霞
    郭怀成
    孙延枫
    贺彬
    黄永泰
    [J]. 中国环境科学, 2004, (02) : 102 - 105
  • [9] 千岛湖富营养化评价及其模型应用研究[D]. 全为民.浙江大学. 2002
  • [10] Application of the ReNuMa model in the Sha He river watershed: Tools for watershed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J] . Jian Sha,Min Liu,Dong Wang,Dennis P. Swaney,Yuqiu Wang.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 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