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从竞争到合作的历史走向

被引:6
作者
张康之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竞争; 合作; 社会运行成本; 人的共生共在;
D O I
10.16235/j.cnki.33-1005/c.2019.03.001
中图分类号
D81 [国际关系];
学科分类号
030207 ;
摘要
工业社会是一个竞争的社会,竞争行为渗透到了社会的每一个角落,而且是得到了竞争文化支持的。竞争具有两面性:一方面,它赋予社会以发展活力,我们今天所取得的社会发展成就是得益于竞争的;另一方面,竞争又是一种腐蚀剂,腐蚀了社会关系以及人的生活形态,也增加了社会总体上的资源消耗和运行成本增长。今天,我们之所以陷入风险社会,在很大程度上拜竞争所赐。在全球化、后工业化进程中,人类获得了从竞争社会转变为合作社会的机遇,而且在现实社会生活中,人们也已经拥有了渴望合作的愿望。自觉地建构合作文化,让每一个人都拥有合作理念是走向合作社会的必由之路,同时也是出于人的共生共在的客观要求。其实,在社会运行和社会变化加速化的条件下,在社会的高度复杂性和高度不确定性状态中,唯有选择合作,才能为人类开拓出未来。
引用
收藏
页码:4 / 13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崩溃.[M].戴蒙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8,
[2]  
新异化的诞生.[M].哈特穆特·罗萨.上海人民出版社.2018, 978-7-208-14908-3
[3]  
对话与责任.[M].卡尔-奥托·阿佩尔.浙江大学出版社.2017,
[4]  
人类道德自然史.[M].迈克尔·托马塞洛.新华出版社.2017,
[5]  
政治的应许.[M].汉娜·阿伦特.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 978-7-208-13942-8
[6]  
超越竞争文化.[M].克尔伯格.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15,
[7]  
加速.[M].罗萨.北京大学出版社.2015,
[8]  
合作的进化.[M].(美) 阿克塞尔罗德 (Axelrod;R.) ; 著.上海人民出版社.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