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二元社会结构形成的历史考察

被引:72
作者
肖冬连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现代经济史研究中心研究员北京
关键词
户籍制度; 二元社会; 历史原因; 制度安排; 历史影响;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631.42 [户籍管理];
学科分类号
030603 ; 0838 ;
摘要
中国城乡分割的二元社会结构是逐步强化的。从根源上说,是重工业优先的赶超型工业化战略、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和基数巨大且增长迅速的人口因素,制约了城市就业机会的创造和对农村人口的吸纳能力。中国之所以长期有效地把农民堵在城门外,捆在土地上,则是因为实行了户籍制度、城市福利保障制度、统购统销制度、人民公社制度等一整套的制度安排。这种二元治理模式从多方面支撑了高积累、高投资、高速度推进工业化的计划,却付出了昂贵的历史代价,遗留下了许多结构性矛盾。
引用
收藏
页码:23 / 3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户籍制度的历史回溯与改革前瞻 [J].
张英红 .
宁夏社会科学, 2002, (03) :103-107
[2]   略论五十年代前期高度集中经济体制的形成及其历史作用 [J].
武力 .
中共党史研究, 1995, (05) :72-78
[3]   加速农业集体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论优先发展重工业与农业的矛盾 [J].
肖冬连 .
中共党史研究, 1988, (04) :47-51
[4]  
中国农村改革决策纪事.[M].杜润生主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9,
[5]  
中国户籍制度改革.[M].殷志静;郁奇虹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
[6]  
现代化新论.[M].罗荣渠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3,
[7]  
中国:世纪之交的城市发展.[M].王育琨等著;.辽宁人民出版社.1992,
[8]  
梁漱溟问答录.[M].汪东林编;.湖南人民出版社.1988,
[9]  
当代中国的人口.[M].王维志等撰稿;许涤新主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
[10]  
新中国商业史稿.[M].商业部商业经济研究所编;.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19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