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4 条
基于SPEI指数的1961—2014年东北地区气象干旱时空特征研究
被引:46
|作者:

沈国强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郑海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雷振锋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大学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来源:
关键词:
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
东北地区;
干旱定量;
多尺度特征;
空间模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16 [降水引起的灾害];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干旱导致生态系统生产力降低,已成为全球观测的事实,并将在未来气候情景下继续加剧。揭示干旱的时空分布特征是抗旱防灾、保障农业生产安全、维持生态系统健康的迫切要求。应用标准化降水蒸散指数(SPEI)和经验正交函数(EOF)分解方法,分析东北地区干旱特征,揭示干旱发生的时空变化规律。基于东北地区90个气象台站,计算1961—2014年的SPEI指数,从干旱频率、干旱范围和干旱强度等方面研究其特征,并利用EOF分解方法解构干旱空间模态和时间系数。研究结果表明:1)东北地区干旱的时间差异明显。1961―2014年,东北地区以1983年、1995年和2008年为转折点经历了"干―湿―干―湿"的波动变化;夏季发生的干旱范围最大、强度最强,冬季的范围最小、强度最弱;2)东北地区干旱的空间分布差异大,西部干旱发生频繁、发生次数多、持续时间长、旱灾强度大;3)在1、3、6和12个月的多时间尺度下,东北地区年均SPEI变量场EOF分解的前3个主要空间模态均表现为全区一致型、南北相反型和东西相反型,其方差累积贡献率约为58%;4)随着研究时间尺度的增大,干旱的空间分布规律和时间变化趋势逐渐明晰,表明东北地区干旱具有明显的尺度特征。综上所述,基于SPEI指数对东北地区干旱进行多尺度时空分解,刻画了干旱的基本特征,并解构了干旱的时空分异规律,研究结果可为该区的干旱预警研究及生态系统灾害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5882 / 5893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 [1] 基于SPEI的中国东北地区干旱分区及其气候特征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6, 30 (06) : 65 - 70李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遥感与气候信息实验室 山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2] Spatiotemporal Variations of Meteorological Droughts in China During 1961–2014: An Investigation Based on Multi-Threshold Identification[J]. InternationalJournalofDisasterRiskScience, 2016, 7 (01) : 63 - 76Jun He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Key Laboratory of Water Cycle and Related Land Surface Processes,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ey Laboratory of Water Cycle and Related Land Surface Processes,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Xiaohua Yang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University of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ey Laboratory of Water Cycle and Related Land Surface Processes,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Zhe Li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Key Laboratory of Water Cycle and Related Land Surface Processes,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ey Laboratory of Water Cycle and Related Land Surface Processes,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Xuejun Zhang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Key Laboratory of Water Cycle and Related Land Surface Processes,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School of Environment, Beijing Normal University Key Laboratory of Water Cycle and Related Land Surface Processes,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Qiuhong Tang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Key Laboratory of Water Cycle and Related Land Surface Processes,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Key Laboratory of Water Cycle and Related Land Surface Processes,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Research,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 [3] 中国近60年干旱演变特征分析[J].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2015, 29 (12) : 177 - 183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4] 干旱胁迫下树木的碳水过程以及干旱死亡机理[J]. 林业科学, 2015, 51 (11) : 113 - 120段洪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昌工程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所 南昌工程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所吴建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昌工程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所 南昌工程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所刘文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昌工程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所 南昌工程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樊后保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昌工程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所 南昌工程学院生态与环境科学研究所
- [5] 基于标准化降水蒸发指数(SPEI)的东北干旱时空特征[J]. 生态环境学报, 2015, 24 (01) : 22 - 28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王效科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 [6] 基于SPEI的1961-2012年东北地区干旱演变特征分析[J]. 中国农业气象, 2014, 35 (06) : 656 - 662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姜彤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 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地理与遥感学院/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
- [7] 东北地区夏季干旱风险评估与区划[J]. 地理科学, 2013, 33 (06) : 735 - 740袭祝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省气象台 吉林省气象台杨雪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省气象台 吉林省气象台刘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吉林省气象台纪玲玲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吉林省气象台 吉林省气象台
- [8] 我国气象干旱研究进展评述[J]. 干旱气象, 2012, 30 (04) : 497 - 508王劲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李耀辉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王润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冯建英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赵艳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局兰州干旱气象研究所,中国气象局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开放实验室,甘肃省干旱气候变化与减灾重点实验室
- [9] 基于SPI与相对湿润度指数的1961—2009年东北地区5—9月干旱趋势分析[J]. 气象与环境学报, 2012, 28 (03) : 90 - 95马建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与气候变化重点开放实验室许吟隆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与气候变化重点开放实验室潘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环境与可持续发展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环境与气候变化重点开放实验室
- [10] 中国东北三省1960—2005年地表干燥度变化趋势[J]. 地球科学进展, 2008, (06) : 619 - 627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黄耀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张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大气边界层物理和大气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