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魅与自足:政治理论对宪法解释的影响及其限度

被引:38
作者
张翔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
关键词
目的解释; 基本权利; 自由主义; 共和主义; 宪法学的中国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11 [国家法、宪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3 ;
摘要
宪法学究其根本是为了适用宪法而对宪法文本进行解释的宪法释义学。但是,由于宪法文本的不确定性,在宪法解释中纳入政治的考量是不可避免的。对于同样的宪法条款,在不同的政治理论引导下,会得出完全不同的解释结果。考察政治理论对宪法解释的影响是一种社会科学对法学的逻辑自足的祛魅,是有价值的。但是,随意选择作为宪法解释“背景规范”的政治理论,会导致解释的恣意,损害法的安定性价值。所以,必须根植于本国的制宪历史、规范环境和宪法文本去容纳政治理论论证这种“外部论证”,消解其对宪法解释确定性的损害。
引用
收藏
页码:29 / 4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2]   宪法学为什么要以宪法文本为中心? [J].
张翔 .
浙江学刊, 2006, (03) :14-22
[3]   宪法与人民——从布鲁斯·阿克曼《我们人民:奠基》谈起 [J].
汪庆华 .
政法论坛, 2005, (06) :182-191
[4]  
公民共和主义[M]. 东方出版社 , 应奇,刘训练编, 2006
[5]  
中国民权哲学[M]. 三联书店 , 夏勇著, 2004
[6]  
1954年宪法与新中国宪政[M]. 湖南人民出版社 , 韩大元编著, 2004
[7]  
法学方法论[M]. 商务印书馆 , (德)卡尔·拉伦茨(KarlLarenz)著, 2003
[8]  
在事实与规范之间[M]. 三联书店 , (德)哈贝马斯(JurgenHabermas)著, 2003
[9]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史[M]. 福建人民出版社 , 许崇德著, 2003
[10]  
认真对待权利[M]. 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 , (美)罗纳德·德沃金(RonaldDworkin)著, 19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