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媒体时代公众参与的困境与破解路径——以2012年重大群体性事件为例

被引:60
作者
于建嵘
机构
[1]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关键词
自媒体时代; 公众参与; 环境维权; 抽象愤怒; 权利意识;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G20 [信息与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自媒体时代的社会动员方式,使群体性事件具有更广泛的社会参与度。但自媒体的传播特征又使这种参与具有独特的困境,主要表现在:抽象愤怒与集体狂欢、民粹主义下的"无社会组织"后果、话语和行为的无理性破坏等。要重塑公民有序化的政治参与,政府不仅需要执政智慧,更需要与社会发展相适应的新的治理思维。建立健全制度化的维权机制,畅通公民的利益表达与利益保障机制,提高弱势群体在利益综合以及政策制定中的博弈能力,是破解自媒体时代公众参与困境的必由之路。
引用
收藏
页码:1 / 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弱者的武器.[M].(美) 斯科特 (Scott;J.C.) ; 著.译林出版社.2007,
[2]  
社会与政治运动讲义.[M].赵鼎新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3]  
新兴古典经济学与超边际分析.[M].杨小凯;张永生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
[4]  
政治科学.[M].(美)迈克尔·罗斯金(MichaelG.Roskin)等著;林震等译;.华夏出版社.2001,
[6]   群体性暴力事件与仇恨犯罪:刑法与刑事政策的回应 [J].
王文华 .
甘肃政法学院学报, 2011, (04) :100-106
[7]   互联网政治生态系统构成及其互动机制研究 [J].
史达 .
政治学研究, 2010, (03) :76-84
[8]   论网络政治动员:一种非对称态势 [J].
娄成武 ;
刘力锐 .
政治学研究, 2010, (02) :74-86
[9]   网络动员:如何从虚拟到现实? [J].
俞鸿 .
东南传播, 2010, (01) :74-75
[10]   “中国式”邻避冲突:基于事件的分析 [J].
何艳玲 .
开放时代, 2009, (12) :102-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