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市环境敏感地的划定研究

被引:10
作者
王波 [1 ]
赵海霞 [1 ]
黄天送 [2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2] 南京农业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环境敏感地; 空间分布; 类型; 苏州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32 [环境规划与环境管理];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083002 ;
摘要
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的迅猛推进促使人类开发与建设活动不断侵占坡地、优质农田等环境敏感地区,产生了众多生态环境问题,影响了区域可持续发展。针对不同类型区域的特点,对环境敏感地进行分类,划清区域未来开发与保护的界限,对实现区域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论文从环境敏感地对经济发展的保障与支撑能力以及环境敏感地在苏州全市域生态功能保护区的重要性程度为出发点,将苏州市环境敏感地划分为生态功能敏感地、地表水源敏感地、污染影响敏感地、优质农田敏感地和潜在灾害敏感地5类,并进一步明确其空间分布范围,为苏州市建设用地扩张控制、资源管理、生态保护提供了理论依据。
引用
收藏
页码:170 / 17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基于GIS的黑河流域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与分区 [J].
潘竟虎 ;
董晓峰 .
自然资源学报, 2006, (02) :267-273
[2]   基于GIS的吴江东部地区生态敏感性分析 [J].
尹海伟 ;
徐建刚 ;
陈昌勇 ;
孔繁花 .
地理科学, 2006, (01) :64-69
[3]   “黄金发展阶段”我国土地利用宏观形势分析 [J].
刘新卫 .
国土资源情报, 2006, (01) :17-24+29
[4]   城市生态敏感区定义、类型与应用实例 [J].
达良俊 ;
李丽娜 ;
李万莲 ;
陈鸣 .
华东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2) :97-103
[5]   区域土地资源生态安全评价——以浙江嘉兴市为例 [J].
刘勇 ;
刘友兆 ;
徐萍 .
资源科学, 2004, (03) :69-75
[6]   甘肃省生态环境敏感性评价及其空间分布 [J].
刘康 ;
欧阳志云 ;
王效科 ;
徐卫华 ;
苗鸿 .
生态学报, 2003, (12) :2711-2718
[7]   土地利用变化对水资源影响研究的现状和趋势 [J].
李昌峰高俊峰曹慧 .
土壤, 2002, (04) :191-196+205
[8]   城市生态敏感性分析 [J].
杨志峰 ;
徐俏 ;
何孟常 ;
毛显强 ;
鱼京善 .
中国环境科学, 2002, (04) :73-77
[9]   嫩江中下游湿地生态环境敏感性分析及可持续管理对策 [J].
张艳红 ;
张树文 .
水土保持学报, 2002, (04) :82-85
[10]   地质环境质量综合评价中的敏感因子模型 [J].
蔡鹤生 ;
唐朝晖 ;
周爱国 .
地质科技情报, 1998, (02)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