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配型协商民主:“项目进村”中村级民主的实践逻辑及其解释

被引:47
作者
李祖佩 [1 ]
杜姣 [2 ]
机构
[1] 华中农业大学社会学系、农村社会建设与管理研究中心
[2] 华中科技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关键词
项目进村; 分配型协商民主; 协商民主;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422.6 [农民工作];
学科分类号
0302 ;
摘要
规范意义上的协商民主难以实现对村级政治社会现实问题的有效克服。这需要在协商民主理念要求的基础上,结合项目进村和村庄政治社会实际,作出推进当下村级协商民主的阶段性设计方案。而分配型协商民主正是作为协商民主一个阶段性方案而被提出。结合成都市村级公共服务项目实践经验,从组织设置、规则创制和机制运行三个层面呈现分配型协商民主的基本面向。研究表明,实现公共财政资源的有效承接、提升农民在项目承接中的主体地位,是分配型协商民主中组织和规则设置的基本要求;以需求为导向的项目供给与农民参与积极性的调动机制、有组织分层级的协商机制、协商中的村庄内生资源调动与整合机制和多元参与主体权利与义务平衡机制,构成分配型协商民主运行机制的主要方面。分配型协商民主契合当前项目进村和村庄政治社会实际,应成为当前和未来一个阶段推进村级协商民主的着力点。
引用
收藏
页码:76 / 84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后乡土性:理解乡村社会变迁的一个理论框架 [J].
陆益龙 .
人文杂志, 2016, (11) :106-114
[2]   国家治理复杂性视野下的协商民主 [J].
陈炳辉 .
中国社会科学, 2016, (05) :136-153+207
[3]   协商民主与中国农村治理现代化 [J].
赵秀玲 .
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6, (01) :40-52+189
[4]   项目制基层实践困境及其解释——国家自主性的视角 [J].
李祖佩 .
政治学研究, 2015, (05) :111-122
[5]   项目制的基层解构及其研究拓展——基于某县涉农项目运作的实证分析 [J].
李祖佩 .
开放时代, 2015, (02) :123-142+6
[6]   村民议事会:破解“形式有权,实际无权”的基层民主难题 [J].
徐勇 ;
沈乾飞 .
探索, 2015, (01) :40-44+2
[7]   资源下乡与分利秩序的形成 [J].
王海娟 ;
贺雪峰 .
学习与探索, 2015, (02) :56-63
[10]   协商民主制度化与国家治理现代化 [J].
包心鉴 .
学习与实践, 2014, (03) :56-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