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无价值与结果无价值的关系

被引:26
作者
周光权
机构
[1] 清华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违法性论; 行为无价值; 结果无价值; 二元论;
D O I
10.15984/j.cnki.1005-9512.2015.01.002
中图分类号
D914 [刑法];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030609 ;
摘要
按照行为无价值二元论的立场,违法性的本质是违反行为规范;同时,侵害法益性也是违法性判断的根据之一。在造成法益侵害或危险,但没有行为的规范违反性时不能确定处罚;在违反规范但并未造成法益侵害时,被告人也无罪。无论从违法性论发展史的角度,还是结合刑法立法和司法实务都可以看出,就违法性判断而言,仅有结果无价值是不够的。如果把仅有法益侵害但没有规范违反的行为也评价为不法,势必会扩大处罚范围。结合侵害犯和危险犯的结果或危险与行为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就可以发现结果无价值能够融入到行为无价值二元论中,从而取得自己的地位,行为无价值二元论内部没有内在矛盾。行为无价值论在日本是少数说,但在德国,行为无价值二元论成为通说,行为规范违反和法益侵害同时对违法性加以说明,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主要包括国家治理理念的不同,目的行为论对德日刑法学的影响不同,以及德国和日本在工业化和社会进程方面有差异。中国刑法学基本立场的定位注定绕不开国家治理的理念和社会转型态势问题。
引用
收藏
页码:2 / 1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风险犯法益侵害的二元违法性评价 [J].
冷必元 .
国家检察官学院学报, 2014, 22 (01) :100-111
[3]   也谈客观归责理论 兼与周光权、刘艳红教授商榷 [J].
张明楷 .
中外法学, 2013, 25 (02) :300-324
[4]   价值判断与中国刑法学知识转型 [J].
周光权 .
中国社会科学, 2013, (04) :120-140+207
[5]   德国刑法学中结果无价值与行为无价值的流变、现状与趋势 [J].
陈璇 .
中外法学, 2011, 23 (02) :369-394
[6]   日本刑法学中的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 [J].
山口厚 ;
金光旭 .
中外法学, 2008, (04) :590-595
[8]  
刑法论丛.[M].赵秉志; 主编.法律出版社.2013,
[9]  
行为无价值论与结果无价值论.[M].张明楷.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978-7-301-20547-1
[10]  
刑事法评论.[M].陈兴良; 主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