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礼乐文化的价值取向与中华民族精神

被引:24
作者
丁鼎
机构
[1] 山东师范大学齐鲁文化研究院
关键词
儒家; 礼乐文化; 和谐; 贵和; 价值取向; 民族精神;
D O I
10.16456/j.cnki.1001-5973.2014.06.006
中图分类号
B222 [儒家];
学科分类号
010102 ;
摘要
"礼"与"乐"是儒家思想体系的核心价值观念。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学派创设了旨在让社会各阶级、各阶层在"礼乐"的约束下和谐共处的社会理想,并使古老的"礼乐"观念逐步升华为全社会各阶层普遍接受和认同的社会意识形态。儒家礼乐文化的本质是等级秩序与和谐的对立统一。"贵和"是礼乐文化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和"既倡导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主张实现"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更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实现大同理想社会。这种观念经过长期的历史积淀,成为中华民族精神的精髓。直至今日,儒家礼乐文化这种"贵和"的价值取向对我国现代和谐社会的建设,仍具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和借鉴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66 / 72+2 +2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礼”与中国传统文化范式 [J].
丁鼎 .
齐鲁学刊, 2007, (04) :13-15
[2]   民族精神的界定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内涵 [J].
方立天 .
哲学研究, 1991, (05) :33-41
[3]  
礼学思想体系探源.[M].王启发著;.中州古籍出版社.2005,
[4]  
中华民族精神论.[M].李嗣水等著;.泰山出版社.1998,
[5]  
汉书.[M].(汉)班固 撰;(唐)颜师古 注.中华书局.19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