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韧性研究诸进路

被引:148
作者
席居哲 [1 ,2 ]
左志宏 [3 ]
WU Wei [2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心理与认知科学学院
[2] Department of Psychology and Center for Research Methods and Data Analysis,University of Kansas,Lawrence,KS-,USA
[3] 华东师范大学学前教育与特殊教育学院
关键词
心理韧性; 研究进路; 以人为中心模型; 以变量为中心模型; 时间路径模型; 因素-过程整合模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B842 [心理过程与心理状态];
学科分类号
040201 ;
摘要
心理韧性研究自发轫至今出现了若干可供遵循的进路,主要有:以人为中心模型、以变量为中心模型、时间路径模型和因素-过程模型等。以人为中心进路围绕"人"开展研究,将甄别出的心理韧性者与非韧性者及未经历严重压力/逆境者进行比较,尝试理解心理韧性的由来。以变量为中心进路则聚焦于压力/危险逆境指标、心理韧性相关因子及心理社会发展功能指标,经由分析这些变量的关系以探寻和推测心理韧性发展的机制。时间路径进路专注于时间进程,追踪研究对象在严重压力/逆境开始前后到相当长一段时期心理社会功能变化过程特点,以解读人类压力/逆境适应系统的运作特征及其功能差异,推断心理韧性发展的过程及机制。因素-过程整合进路则以生态系统理论为指导,兼顾因素与过程,尝试提供一个更具研究指导性的心理韧性整合模型和一套机制解释策略基准框架。诸心理韧性研究进路各有侧重,互有长短,研究者对之了然于胸将有助于选择适切的研究设计与分析策略,取长避短,从而提高研究揭示效力。
引用
收藏
页码:1426 / 1447
页数:22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1]   心理弹性儿童的人际关系认知 [J].
席居哲 ;
桑标 ;
左志宏 .
心理发展与教育, 2011, 27 (06) :607-618
[2]   心理韧性儿童的社会能力自我觉知 [J].
席居哲 ;
左志宏 ;
桑标 .
心理学报, 2011, 43 (09) :1026-1037
[3]   心理弹性儿童的心理理论 [J].
桑标 ;
席居哲 ;
左志宏 .
心理科学, 2011, 34 (03) :581-587
[4]   心理弹性儿童的压力/逆境认知 [J].
席居哲 ;
桑标 ;
左志宏 .
心理科学, 2011, 34 (01) :102-107
[5]   心理韧性者甄别诸法 [J].
席居哲 ;
左志宏 .
心理科学进展, 2009, 17 (06) :1295-1301
[6]   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J].
席居哲 ;
桑标 ;
左志宏 .
心理科学, 2008, (04) :995-998+977
[7]   调节效应与中介效应的比较和应用 [J].
温忠麟 ;
侯杰泰 ;
张雷 .
心理学报, 2005, (02) :268-274
[8]   中介效应检验程序及其应用 [J].
温忠麟 ;
.张雷 ;
侯杰泰 ;
刘红云 .
心理学报, 2004, (05) :614-620
[9]   家庭功能与儿童孤独感的关系:中介的作用 [J].
辛自强 ;
池丽萍 .
心理学报, 2003, (02) :216-221
[10]   心理弹性(resilience)研究综述 [J].
席居哲 ;
桑标 .
健康心理学杂志, 2002, (04) :314-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