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集对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中国沿海省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

被引:38
作者
吴姗姗 [1 ,2 ]
张凤成 [2 ]
曹可 [3 ]
机构
[1] 辽宁师范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
[2] 国家海洋技术中心
[3] 国家海洋环境监测中心
关键词
海洋产业; 竞争力; 集对分析; 主成分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P74 [海洋资源与开发];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824 ;
摘要
科学评价沿海各省海洋产业竞争力对于寻找竞争优势、改善竞争劣势、合理制定海洋产业发展战略和规划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综合考虑海洋资源环境条件、海洋经济产值、海洋产品产量、区域社会经济支撑等多种因素及其内部相互作用,建立了21个评价指标的省级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指标体系。以2011年海洋经济统计数据为基础,应用集对分析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分别对11个沿海省(区、市)海洋产业竞争力进行了测算,根据两种分析方法的综合得分,将海洋产业竞争力划分3个层次:广东、山东竞争力最强,应进一步发挥优势,有效提高海洋资源的集约利用水平;天津、河北、辽宁、上海、江苏、浙江、福建竞争力处于中等水平,其中,天津和上海应进一步发挥科技支撑作用,发展优势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其他地区应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加大海洋资源的开发力度,壮大海洋产业;广西、海南竞争力最弱,应深入挖掘发展潜力,加大科技投入,提升海洋产业规模。
引用
收藏
页码:2386 / 239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7 条
[1]   长江三角洲地区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 [J].
马仁锋 ;
李加林 ;
庄佩君 ;
杨晓平 ;
李伟芳 .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12, 21 (08) :918-926
[2]   区域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估理论与实证研究 [J].
刘大海 ;
陈烨 ;
邵桂兰 ;
王晶 .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1, 28 (07) :90-94
[3]   基于波士顿矩阵的广东省海洋产业竞争力评价研究 [J].
徐丛春 ;
宋维玲 ;
李双建 .
特区经济, 2011, (02) :35-37
[4]   如何正确应用SPSS软件做主成分分析 [J].
李小胜 ;
陈珍珍 .
统计研究, 2010, 27 (08) :105-108
[5]   论海洋经济竞争力评价理论框架、影响因素 [J].
谭晓岚 .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10, 27 (07) :67-71
[6]   基于集对分析的大庆市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 [J].
苏飞 ;
张平宇 .
地理学报, 2010, 65 (04) :454-464
[7]   中国城市化水平的综合测度及其动力因子分析 [J].
陈明星 ;
陆大道 ;
张华 .
地理学报, 2009, 64 (04) :387-398
[8]   基于集对分析的不确定多属性决策方法 [J].
杨俊杰 ;
周建中 ;
方仍存 ;
刘力 .
控制与决策, 2008, (12) :1423-1426
[9]   基于聚类分析的山东半岛沿海城市海洋产业竞争力研究 [J].
刘洋 ;
丰爱平 ;
刘大海 ;
马琳娜 .
海洋开发与管理, 2008, (01) :71-75
[10]   基于集对分析的广义水环境承载能力评价 [J].
贺瑞敏 ;
张建云 ;
王国庆 ;
宋兰兰 .
水科学进展, 2007, (05) :730-7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