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交往论(1):一种面向未来的传播学

被引:93
作者
杜骏飞
机构
关键词
脱域融合; 交往; 数字交往; 精神交往; 交往行动理论; 虚拟社会; 元宇宙; 全时性; 数字交往理论;
D O I
10.15897/j.cnki.cn51-1046/g2.20211111.001
中图分类号
G206 [传播理论];
学科分类号
050302 ;
摘要
数字时代的本质之一,是人、信息、媒介与社会的脱域融合。在此基础上,万物互联与虚拟社会的演进,使"传播"转向"交往"——一种具有数字实践性的交流-行动。数字交往论是以交流-行动的同一性与实践的泛在性,对两种重要的交往哲学"精神交往"与"交往行动理论"做出回应。数字交往论的视角,是要将新传播视为一个即时实践的、虚实混合的交流系统,这将有助于重新发现理论。
引用
收藏
页码:79 / 87+94 +9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4 条
[1]   尼克·库尔德利:数据殖民主义是殖民主义的最新阶段——马克思主义与数字文化批判 [J].
常江 ;
田浩 .
新闻界, 2020, (02) :4-11
[2]   关于交往概念的综合理解——由哈贝马斯交往理论引发的深入思考 [J].
欧阳英 .
世界哲学, 2018, (02) :118-126
[4]   虚拟社会管理的若干基本问题 [J].
杜骏飞 ;
李永刚 ;
孔繁斌 .
当代传播, 2015, (01) :4-9
[5]   马克思和恩格斯使用的“交往”概念 [J].
陈力丹 .
新闻前哨, 2014, (11) :71-72
[6]   传播学的解放 [J].
杜骏飞 ;
周玉黍 .
新闻记者, 2014, (09) :33-39
[8]   从交往异化到雇佣劳动批判——赫斯哲学补论 [J].
张一兵 .
河北学刊, 2012, 32 (03) :6-13
[9]   论实践智慧 [J].
杨国荣 .
中国社会科学, 2012, (04) :4-22+205
[10]   论哈贝马斯的交往行动和话语伦理思想 [J].
贾英健 .
济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5) :3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