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IGCT串联的10kV直流混合断路器研究

被引:45
作者
陈政宇 [1 ]
余占清 [1 ]
吕纲 [1 ]
黄瑜珑 [1 ]
曾嵘 [1 ]
陈名 [2 ]
赵宇明 [3 ]
黎小林 [2 ]
温伟杰 [1 ]
张祖安 [2 ]
机构
[1] 电力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清华大学电机系)
[2] 南方电网科学研究院
[3] 南方电网深圳供电局有限公司
关键词
直流混合断路器; 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 串联; 自然换流;
D O I
10.13334/j.0258-8013.pcsee.2016.02.001
中图分类号
TM561 [断路器]; TN34 [晶闸管(可控硅)];
学科分类号
080801 ; 0805 ; 080501 ; 080502 ; 080903 ;
摘要
直流断路器是直流系统组网的关键设备。该文针对直流断路器工作模式对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integrated gate commutated thyristors,IGCT)特性进行研究,首先结合仿真与实验结果,分析了母线电压、关断电流、缓冲阻容及杂散电感等因素对IGCT关断动态特性的影响。然后以两IGCT串联系统为例,研究了缓冲阻容、杂散电感差异和触发时间差异对串联均压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触发时间差异对均压效果影响最大,串联系统应尽量保证所选器件和阀体杂散参数的一致性,并通过调整触发时间等方法改善均压效果。接着,该文给出一种自然换流型混合断路器方案,与已有串联辅助开关的方案相比,该方案通态损耗几乎为零、不需水冷散热、控制逻辑简单、系统可靠性高。基于IGCT动态特性和均压特性分析,该文选取合适参数,搭建了4个IGCT串联开关支路,并完成母线电压10 kV、关断电流3.5 kA开通关断实验,不均压系数约为5%。结合快速机械开关,设计并实现了10 kV自然换流型直流混合断路器,完成了关断电流3.6 kA的整体实验,关断过电压21.4 kV,验证了该方案的可行性。近期还完成了40 kV/3.4 kA的实验,为中高压直流断路器的实际工程应用奠定了坚实基础。
引用
收藏
页码:317 / 326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老化试验条件下的IGBT失效机理分析 [J].
赖伟 ;
陈民铀 ;
冉立 ;
王学梅 ;
徐盛友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20) :5293-5300
[2]   基于关断延迟时间的大功率IGBT模块结温提取方法研究 [J].
孙鹏飞 ;
罗皓泽 ;
董玉斐 ;
李武华 ;
何湘宁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15, 35 (13) :3366-3372
[3]   多端柔性直流换流站启停策略与操作分析 [J].
陈涛 .
内蒙古电力技术, 2014, 32 (06) :34-37
[4]   舟山多端柔性直流输电工程系统设计 [J].
李亚男 ;
蒋维勇 ;
余世峰 ;
邹欣 .
高电压技术, 2014, 40 (08) :2490-2496
[5]   H桥型三电平IGCT逆变电路工况分析与实验验证 [J].
蔡巍 ;
张晓锋 ;
乔鸣忠 ;
朱鹏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9, 29 (30) :20-27
[6]   受杂散电感影响的大容量变换器中IGCT关断特性研究 [J].
易荣 ;
赵争鸣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7, (31) :115-120
[7]   功率器件集成门极换流晶闸管关断特性研究 [J].
项小娟 ;
毛承雄 ;
陆继明 ;
李国栋 .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2007, (07) :103-107
[8]   4.5kV/4.0kA IGCT的应用研究 [J].
于庆广 ;
姜齐荣 ;
张戈 .
电力电子技术, 2004, (04) :92-94
[9]   IGBT的发展情况及特点分析 [J].
张国俊 ;
王刚 .
微处理机, 2003, (03) :1-3
[10]   IGCT和IEGT——适用于STATCOM的新型大功率开关器件 [J].
刘文华 ;
胡雨辰 ;
刘炳 ;
王仲鸿 .
电力系统自动化, 2000, (23) :66-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