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村贫困线分析及贫困规模测算

被引:10
作者
段美枝
机构
[1] 内蒙古财经大学财政税务学院
关键词
农村; 贫困线; 贫困规模;
D O I
10.13895/j.cnki.jimufe.2015.02.003
中图分类号
F323.8 [农业收入与分配];
学科分类号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贫困线是测量贫困人口、监测贫困范围及其发展趋势的重要依据,也是制定反贫困政策的基础。我国政府在1986年实施农村扶贫开发战略,首次建立了农村贫困线制度。本文分析了我国农村1985-2012年扶贫线,及其收入替代率和消费替代率,并运用世界银行开发的POVCAL软件,以农村人均纯收入的30%作为贫困线测算我国2005-2011年农村贫困人口规模。经过分析,认为我国1985-2007年的扶贫线仅仅是维持生存需求的绝对贫困线,2011年新扶贫标准体现了我国扶贫理念从绝对贫困向相对贫困的转变,并认为把农村人均纯收入的30%作为我国当前的贫困线是可行的选择。
引用
收藏
页码:15 / 19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建立健全贫困线制度,切实保障低收入群体的基本生活 [J].
杨立雄 .
湖湘论坛, 2012, 25 (04) :8-11
[2]   中国贫困标准与国际贫困标准的比较 [J].
王萍萍 ;
方湖柳 ;
李兴平 .
中国农村经济, 2006, (12) :62-68
[3]   我国农村贫困标准线研究 [J].
童星 ;
林闽钢 .
中国社会科学, 1994, (03) :86-98
[4]  
中国农村贫困线研究.[M].杨立雄; 著.中国经济出版社.2012,
[5]  
贫困的比较.[M].(美)马丁·瑞沃林著;赵俊超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