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学术期刊
论文检测
AIGC检测
热点
更多
数据
论“慕课”本质、内涵与价值
被引:104
|
作者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刘和海
[
1
,
2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张舒予
[
1
]
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
机构:
朱丽兰
[
2
]
机构
:
[1]
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2]
安徽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来源
:
现代教育技术
|
2014年
/ 12期
关键词
:
“慕课”;
在线教育;
“四因说”;
“四机制”;
技术负荷;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G434 [计算机化教学];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知识经济的飞速发展,世界范围内的资源开放运动的流行,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慕课"开始兴起,并逐渐引起教育界学者从不同角度去探索和思考。为了更明确理解"慕课"是什么、能做什么、改变了什么、产生了哪些影响等一系列问题,从技术与教育的关系中追问"慕课"的存在,从其发展过程中探寻"慕课"的本质,重点探讨了"慕课"的本质就是在线教育,其核心是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四要素。在此基础上,从"四因说"视角阐述"慕课"形成的原因以及从技术负荷教育的预测机制、决策机制、激励机制和调节机制的"四机制"系统论述"慕课"的价值问题,从而深入地探讨了"慕课"对教育的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5 / 1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教育技术价值负荷问题研究
高铁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高铁刚
[J].
中国电化教育,
2010,
(03)
: 16
-
22
[2]
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双向建构与整体生成——创造全球化时代的学习文化与教育智慧
桑新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网络化学习与管理研究所
桑新民
[J].
教育发展研究,
2009,
29
(23)
: 58
-
65
[3]
技术哲学视野下教育技术价值体系分析
高铁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高铁刚
乔立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乔立梅
李兆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李兆君
[J].
现代教育技术,
2008,
(04)
: 22
-
25
[4]
走向技术与教育的良性互动——从技术哲学视角看教育领域中技术的内在价值负荷
刘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大学
刘欣
[J].
现代教育技术,
2007,
(04)
: 29
-
31
[5]
伊德技术哲学思想及其对教育技术研究的启示
宋新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
宋新芳
刘成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
刘成新
[J].
现代教育技术,
2005,
(06)
: 16
-
19
[6]
问题逻辑的探讨
杨见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社科系讲师
杨见奎
[J].
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1,
(01)
: 103
-
108
[7]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 学林出版社 , (德)哈贝马斯(JuergenHabermas)著, 1999
[8]
海德格尔选集[M]. 上海三联书店 , (德)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著, 1996
[9]
价值哲学新探[M].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 王玉毝著, 1993
[10]
存在与时间[M]. 三联书店[德]海德格尔(Heiderger,M·) 著, 1987
←
1
2
→
共 12 条
[1]
教育技术价值负荷问题研究
高铁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高铁刚
[J].
中国电化教育,
2010,
(03)
: 16
-
22
[2]
学习主体与学习环境双向建构与整体生成——创造全球化时代的学习文化与教育智慧
桑新民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南京大学网络化学习与管理研究所
桑新民
[J].
教育发展研究,
2009,
29
(23)
: 58
-
65
[3]
技术哲学视野下教育技术价值体系分析
高铁刚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高铁刚
乔立梅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乔立梅
李兆君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沈阳师范大学教育技术学院
李兆君
[J].
现代教育技术,
2008,
(04)
: 22
-
25
[4]
走向技术与教育的良性互动——从技术哲学视角看教育领域中技术的内在价值负荷
刘欣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河北大学
刘欣
[J].
现代教育技术,
2007,
(04)
: 29
-
31
[5]
伊德技术哲学思想及其对教育技术研究的启示
宋新芳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
宋新芳
刘成新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曲阜师范大学信息传播学院
刘成新
[J].
现代教育技术,
2005,
(06)
: 16
-
19
[6]
问题逻辑的探讨
杨见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同济大学社科系讲师
杨见奎
[J].
同济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1991,
(01)
: 103
-
108
[7]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 学林出版社 , (德)哈贝马斯(JuergenHabermas)著, 1999
[8]
海德格尔选集[M]. 上海三联书店 , (德)马丁·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著, 1996
[9]
价值哲学新探[M]. 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 , 王玉毝著, 1993
[10]
存在与时间[M]. 三联书店[德]海德格尔(Heiderger,M·) 著, 1987
←
1
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