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空间扩展的生态环境响应及驱动力

被引:24
作者
蔺雪芹 [1 ]
王岱 [2 ]
刘旭 [1 ]
机构
[1]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2]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基金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
关键词
空间扩展; 生态环境响应; 时空分异; 驱动力; 北京;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5.07.013
中图分类号
X171.1 [生态系统与生态环境];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是全球环境变化研究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大都市作为人口和产业密集地区,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剧烈,由此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更为显著。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背景下,研究大都市城市空间扩展及其生态环境响应,对提高大都市土地利用效能,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和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指导意义。文章基于北京市遥感影像数据及相关社会经济数据,构建北京市空间扩展的生态环境响应评价指标体系和模型,对1995─2010年北京市空间扩展的生态环境响应进行了综合评价并分析其驱动力。研究认为:1995─2010年北京市各区县空间扩展的社会经济压力指数不断增大,首都功能核心区和城市功能拓展区各区县社会经济压力指数上升幅度最大,城市发展新区和生态涵养发展区各区县上升趋势较为平缓;除东城区和西城区外,各区县土地利用状态指数有所下降,降低幅度较大的区县有通州、顺义、大兴、平谷和昌平,较小的区县有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和密云;除通州和大兴外,各区县空间扩展的生态环境响应指数均呈上升趋势,净变化量较大的区县主要位于首都功能核心区,生态涵养区和城市发展新区各区县净变化量较小;除通州、顺义、延庆和昌平外,各区县城市空间扩展的生态环境响应综合指数均有所提高,其中东城、西城、海淀和朝阳净变化量较大,顺义、平谷和怀柔净变化量较小,空间格局表现出"中心低、外围高、东南低、西北高"的特征;人口增长、城市化、经济发展、建设用地高速扩展、生态用地减少等对北京城市空间扩展的生态环境响应具有重要影响。
引用
收藏
页码:1159 / 1165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资源型城市土地利用变化及其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影响 [J].
徐超平 ;
夏斌 .
生态环境学报, 2010, 19 (12) :2887-2891
[2]   陕南地区生态环境状况综合评价及对策 [J].
杨楠 ;
王小文 ;
卓悦 .
水土保持通报, 2008, (02) :190-194
[3]   基于GIS的伊犁河流域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动态分析 [J].
王宏伟 ;
张小雷 ;
乔木 ;
缪燕江 .
干旱区地理, 2008, (02) :215-221
[4]   基于GIS的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监测与分析 [J].
王瑶 ;
宫辉力 ;
李小娟 .
国土资源遥感, 2008, (01) :91-96
[5]   科尔沁沙地生态环境质量综合评价 [J].
张华 ;
曹月 ;
武晶 ;
孙才志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2) :125-128
[6]   中国省级行政区生态环境可持续性评价 [J].
黄宝荣 ;
欧阳志云 ;
张慧智 ;
郑华 ;
徐卫华 ;
王效科 .
生态学报, 2008, (01) :327-337
[7]   北京市生态环境质量动态变化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J].
陈莹 ;
宫辉力 ;
李小娟 .
首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6) :83-87
[8]   基于土地利用变化的区域城市化生态效应分析——以上海城市边缘区轴向城市化样带为例 [J].
郑辛酉 ;
贾铁飞 ;
倪少春 .
资源科学, 2006, (06) :146-153
[9]   公主岭市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效应研究 [J].
岳书平 ;
张树文 ;
闫业超 ;
张养贞 .
资源科学, 2006, (06) :161-166
[10]   基于人工神经网络的生态环境质量遥感评价 [J].
李洪义 ;
史舟 ;
沙晋明 ;
程街亮 .
应用生态学报, 2006, (08) :1475-14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