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半干旱地区辐射收支与地表能量分析——以锦州地区为例

被引:4
作者
邓世雅 [1 ]
赵磊 [1 ]
李得勤 [2 ]
钟若嵋 [1 ]
文小航 [1 ]
机构
[1]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电子实验中心
[2] 沈阳市气象台
关键词
半干旱区; 辐射收支; 能量平衡; 能量闭合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2.4 [辐射平衡及热量平衡];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本研究利用2015年锦州通量观测站实测资料,对东北半干旱地区的地表辐射收支、能量平衡、地表反照率和能量闭合度等方面进行分析,得出以下结论:锦州地区向下短波辐射、地面向上短波辐射和地面向上长波辐射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而大气向下长波辐射没有.该地区8月午后易产生对流云,致使向下短波辐射日变化在午后有明显波动.净辐射平均积分值8月为12.7 MJ/m2, 12月为-0.9 MJ/m2,冬季全天均由土壤向地表传递能量,所以夏季盈余的能量可能储存到深层土壤,在冬季释放.感热和潜热随净辐射有相同的增减趋势,日变化并不平滑,有多个峰值.平均地表反照率12月(0.21)明显高于8月(0.18).受不同天气条件影响,在不同季节,各辐射分量的日变化特征不同.降水通过改变土壤湿度会对感热、潜热和地表反照率产生影响.采用过原点和有截距两种不同的拟合方法来评估锦州冬夏的能量闭合度,对比结果发现,冬季能量闭合度均远低于夏季.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5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7 条
[1]   玛曲高寒草甸夏季近地层微气象和CO通量特征分析 [J].
张懿 ;
文小航 ;
王少影 ;
尚伦宇 ;
张宇 .
冰川冻土, 2019, (01) :54-63
[2]   黄河源区高寒湿地近地面辐射收支特征初步分析 [J].
谢琰 ;
文军 ;
刘蓉 ;
王欣 ;
贾东于 .
太阳能学报, 2019, 40 (01) :1-10
[3]   青藏高原地气耦合系统及其天气气候效应:第三次青藏高原大气科学试验 [J].
赵平 ;
李跃清 ;
郭学良 ;
徐祥德 ;
刘屹岷 ;
唐世浩 ;
肖文名 ;
师春香 ;
马耀明 ;
余兴 ;
刘辉志 ;
假拉 ;
谌芸 ;
柳艳菊 ;
李建 ;
罗达标 ;
曹云昌 ;
郑向东 ;
陈军明 ;
肖安 ;
远芳 ;
陈东辉 ;
潘旸 ;
胡志群 ;
张胜军 ;
董立新 ;
胡菊旸 ;
韩帅 ;
周秀骥 .
气象学报, 2018, 76 (06) :833-860
[4]   藏北那曲地区地面与MODIS反演的地表反照率对比分析 [J].
除多 ;
马伟强 ;
扎西顿珠 .
遥感技术与应用, 2015, (05) :908-916
[5]   WRF模式对东北半干旱区夏季辐射收支与能量平衡的模拟研究 [J].
文小航 ;
董文杰 ;
廖小罕 .
太阳能学报, 2015, 36 (09) :2196-2203
[6]   关于中国西北干旱区陆—气相互作用及其对气候影响研究的最近进展 [J].
黄荣辉 ;
周德刚 ;
陈文 ;
周连童 ;
韦志刚 ;
张强 ;
高晓清 ;
卫国安 ;
候旭宏 .
大气科学, 2013, (02) :189-210
[7]   鄂陵湖湖滨地区夏季近地层微气象特征与碳通量变化分析 [J].
李照国 ;
吕世华 ;
奥银焕 ;
王少影 .
地理科学进展, 2012, 31 (05) :602-608
[8]   生态系统响应全球变化的陆地样带研究 [J].
周广胜 ;
何奇瑾 .
地球科学进展, 2012, 27 (05) :563-572
[9]   WRF模式对金塔绿洲-戈壁辐射收支的模拟研究 [J].
文小航 ;
吕世华 ;
尚伦宇 ;
奥银焕 ;
鲍艳 ;
李万莉 .
太阳能学报, 2011, 32 (03) :346-353
[10]   青藏高原不同地区夏季近地层能量输送与微气象特征比较分析 [J].
赵兴炳 ;
彭斌 ;
秦宁生 ;
王伟 .
高原山地气象研究, 2011, 31 (01) :6-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