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耦合协调度评价研究——以重庆市38个区县为例

被引:32
作者
侯培 [1 ]
杨庆媛 [1 ]
何建 [1 ]
闵婕 [1 ,2 ]
机构
[1] 西南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重庆师范大学地理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城镇化; 生态环境; 耦合度模型; 重庆市;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205 [资源、环境和生态管理];
学科分类号
1204 ; 120405 ; 020106 ;
摘要
采用实证分析法和耦合度模型对重庆市38个区县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的耦合程度进行理论分析,结果显示:①2011年重庆市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耦合度全市平均值为0.424,耦合度以拮抗阶段为主,耦合协调度基本处于中度耦合型;②2011年重庆市38个区县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的耦合度存在地域差异性,主城区高于两翼地区;③经济发展水平越高,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耦合度越高;④2011年重庆市38个区县的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发展耦合度在0.330~0.511之间,跨越低、中、高3个级别,分别占区县数量的45%,50%和5%.
引用
收藏
页码:80 / 86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长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比较研究.[D].卢虹虹.复旦大学.2012, 03
[2]   工业园区规划环境影响评价中的环境承载力方法研究 [J].
徐琳瑜 ;
康鹏 .
环境科学学报, 2013, 33 (03) :918-930
[4]   近30a新疆城市化与生态环境互动关系的动态计量分析 [J].
王长建 ;
张小雷 ;
杜宏茹 ;
汪菲 .
中国沙漠, 2012, 32 (06) :1794-1802
[5]   土地城市化与农村人口城市化挂钩试析 [J].
田富强 .
浙江农业学报, 2012, 24 (03) :523-527
[6]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城市化发展生态环境压力响应研究——以延安市为例 [J].
路春燕 ;
卫海燕 ;
白俊燕 .
干旱区资源与环境 , 2012, (04) :61-66
[7]   重庆新型城镇化路径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J].
吴江 ;
申丽娟 .
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 38 (02) :151-155+176
[8]   吐鲁番市城市化与生态环境动态分析 [J].
周玄德 ;
孜比布拉司马义 .
水土保持研究, 2012, 19 (01) :159-163
[9]   跨地区农村人口城市化与区域协调发展 [J].
李雨停 ;
丁四保 ;
王荣成 .
经济问题探索, 2012, (01) :180-184
[10]   江苏沿海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量化分析 [J].
张云峰 ;
陈洪全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1, 21(S1) (S1) :113-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