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能力的削弱及割裂:清末新政与立宪改革的困境

被引:5
作者
王鸿铭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比较政治研究所
关键词
国家治理能力; 清末新政; 国家建设;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K257.5 [清政府的预备立宪(1901~1908年)];
学科分类号
060205 ;
摘要
清末新政与立宪改革是近代中国政治转型中的关键时期,面对王朝将倾的统治危机,清政府企图通过全面改变原有的政治架构来达到重新集权的目的。匆忙的官制改革削弱了国家调控能力,不成功的经济改革减少了国家汲取能力,科举制取消后官方意识形态的瓦解降低了国家合法化能力,谘议局的产生解构了国家强制能力,从这四个变量的观察可以梳理出新政改革在推行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境。国家在近代化的转型中缺乏有效的国家治理能力,从而导致清末新政立宪改革和国家建设走向失败。
引用
收藏
页码:114 / 119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文化秩序与政治秩序.[M].杨阳; 著.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7,
[2]  
中国大历史.[M].黄仁宇著;.三联书店.1997,
[3]  
分权的底限.[M].王绍光著;.中国计划出版社.1997,
[4]  
中国官僚政治研究.[M].王亚南著;.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