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公共空间的生产——以大鱼社区营造发展中心的上海新华路社区营造实践为例

被引:18
作者
郑露荞 [1 ,2 ]
伍江 [1 ]
机构
[1] 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
[2] 上海市人民政府发展研究中心
关键词
公共空间; 公共领域; 空间生产; 物理公共空间; 网络公共空间; 象征公共空间; 社会公共空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84.12 [居住区规划];
学科分类号
083303 ;
摘要
文章从公共空间生产的角度出发,追溯公共领域和空间生产的理论来源,总结构成公共领域的基本要素,明确社区公共空间讨论范畴,解析空间生产的三元辩证法和网络社会对公共领域的重构,归纳社区公共空间生产的分析框架。以大鱼社区营造发展中心在上海新华路的社区营造实践为例,从物理公共空间、网络公共空间、象征公共空间及社会公共空间四个方面阐述社区营造对于重建城市公共空间、重塑市民社会公共性和重构社区共同体的实践性探索。
引用
收藏
页码:81 / 85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人的境况.[M].汉娜·阿伦特.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 978-7-208-14318-0
[2]  
重塑组织.[M].弗雷德里克·莱卢.东方出版社.2017,
[3]  
田子坊是如何可能的.[M].钟晓华.复旦大学出版社.2016,
[4]  
重新定义管理.[M].罗伯逊.中信出版社.2015,
[5]  
现代性与都市文化理论.[M].包亚明; 主编.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8,
[6]  
公共领域与生活世界.[M].李佃来; 著.人民出版社.2006,
[7]  
第三空间.[M].EdwardW.Soja著;陆扬[等]译;.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8]  
现代性与空间的生产.[M].包亚明主编;.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9]  
网络社会的崛起.[M].()曼纽尔·卡斯特(ManuelCastells)著;夏铸九;王志弘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1,
[10]  
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德)哈贝马斯(JuergenHabermas)著;曹卫东等译;.学林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