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循环”视角下科技创新发展的内在逻辑与路径选择

被引:11
作者
王玉珠
机构
[1] 山东体育学院体育科学研究院
关键词
“双循环”; 科技创新; 自主创新;
D O I
10.16456/j.cnki.1001-5973.2021.02.007
中图分类号
F124.3 [技术发展与革新];
学科分类号
0201 ; 020105 ;
摘要
以中国高技术产业统计年鉴为样本,运用联立方程模型、中介效应模型验证"双循环"视域下科技创新发展的内在逻辑与路径选择。研究结果表明:国内大循环下的自主研发、协同创新,国内国际双循环下的技术引进均是促进科技创新的重要路径,但协同创新路径中技术改造占比较低,代替的是购买技术的直接应用;技术国内大循环为主的发展模式闭塞,协同创新在自主创新驱动科技创新的过程中起到抑制作用;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发展模式有益于技术国内大循环,技术引进对自主创新具有驱动作用,消化吸收是技术引进促进产业创新的完全中介路径。上述研究对实现创新驱动经济"双循环"、高质量发展,建成世界科技强国,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83 / 93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3 条
[1]   “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的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意义、问题与政策建议 [J].
李猛 ;
黄庆平 .
青海社会科学, 2020, (06) :31-40
[2]   金融助力构建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着力点 [J].
胡浩 .
金融论坛, 2020, 25 (12) :9-14+47
[3]   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问题的思考 [J].
政武经 .
人民论坛, 2020, (33) :24-25
[4]   服务消费与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机理与路径探索 [J].
辛本禄 ;
刘燕琪 .
南京社会科学, 2020, (11) :16-23+48
[5]   政府引领核心技术创新支撑经济高质量发展研究 [J].
刘万丽 .
理论探讨, 2020, (06) :129-133
[6]   数据资本与经济增长路径 [J].
徐翔 ;
赵墨非 .
经济研究, 2020, 55 (10) :38-54
[7]   以双循环新发展格局推动“十四五”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 [J].
沈坤荣 ;
赵倩 .
经济纵横, 2020, (10) :18-25
[8]   国内国际双循环新发展格局:历史溯源、逻辑阐释与政策导向 [J].
董志勇 ;
李成明 .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学报, 2020, 24 (05) :47-55
[10]   技术来源、空间溢出与创新价值链提升:协同抑或挤占 [J].
韩亚峰 ;
张占东 ;
赵叶 .
财经论丛, 2020, (08) :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