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31 条
中国气候干湿变化及气候带边界演变:以集成土壤湿度为指标
被引:20
|作者:

李明星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

马柱国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
来源:
关键词:
土壤湿度;
气候干湿;
气候区划;
气候区界线;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6 [环境气象学];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2 ;
摘要:
依据观测气象资料驱动的陆面模式模拟土壤湿度,比较评估了25个全球耦合气候模式的模拟土壤湿度,选择其均值和趋势与陆面模式模拟均呈正相关的11个数据集.采用多模式权重平均法集成了中国区域两种气候情景1900~2099年的土壤湿度.以集成土壤湿度为指标,分析中国区域199年气候干湿变化的时空特征,区划干湿气候带,分析干湿区边界的演变特征.结果表明总体上典型干旱区土壤湿度呈增加趋势,湿润区变化不显著,干湿过渡带土壤湿度变化最剧烈,呈显著干旱化趋势.干湿气候带边界线演变表明半干旱区扩张,半湿润区收缩是两种情景下我国干湿气候带演变的典型特征.其中20世纪30°N以北的半干旱区面积与1970~1999年平均半干旱区面积比较扩大了11.5%,即使考虑湿润区向半湿润区的转变,与1970~1999年平均面积相比,半湿润区面积缩小也达9.8%.21世纪A1B情景下干湿区界线的变化保持了同样的趋势,但强度明显大于20世纪.因此未来干旱化扩张影响下的区域生态环境变化和人类适应问题需要深入关注.
引用
收藏
页码:2742 / 2756
页数:15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 [1] 中国区域土壤湿度变化的时空特征模拟研究[J]. 科学通报, 2011, 56 (16) : 1288 - 1300李明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牛国跃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Biosphere Earth Science,University of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
- [2] 干湿气候区划研究进展[J]. 地理科学进展, 2011, 30 (01) : 17 - 26毛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孙涵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国家卫星气象中心遥感应用试验基地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杨红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不详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 [3] 区域土壤湿度模拟检验和趋势分析——以陕西省为例[J]. 中国科学:地球科学, 2010, 40 (03) : 363 - 379李明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杜继稳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陕西省气象局 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 [4] 中国西北区西部土壤湿度及其气候响应[J]. 高原气象, 2008, 27 (06) : 1257 - 1266论文数: 引用数: h-index:机构:文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与环境灾害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与环境灾害实验室韦志刚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与环境灾害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与环境灾害实验室胡泽勇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与环境灾害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与环境灾害实验室赵逸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疆气候中心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与环境灾害实验室魏荣庆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新疆气象台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西部气候与环境灾害实验室
- [5] 中国东部春季土壤湿度的时空变化特征[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8, (11) : 1428 - 1437左志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张人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 [6] CLM3模拟的1979—2003年中国土壤湿度及其对全球变暖的可能响应[J]. 高原气象, 2008, (03) : 463 - 473杜川利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刘晓东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中国科学院黄土与第四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
- [7] 中国东部夏季降水与春季土壤湿度的联系[J]. 科学通报, 2007, (14) : 1722 - 1724左志燕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张人禾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灾害天气国家重点实验室
- [8] 过去45年中国干湿气候区域变化特征[J]. 干旱区地理, 2007, (01) : 7 - 15刘波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马柱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
- [9] 1951~2004年中国北方干旱化的基本事实[J]. 科学通报, 2006, (20) : 2429 - 2439马柱国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全球变化东亚研究中心符淙斌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东亚区域气候-环境重点实验室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全球变化东亚研究中心
- [10] 中国气候干湿变率与ENSO的关系及其稳定性[J].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2006, (10) : 951 - 958苏明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王会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竺可桢-南森国际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