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海绵城市的阶段性问题梳理与思考

被引:2
|
作者
崔丰文 [1 ,2 ]
涂然 [1 ,2 ]
王新军 [1 ,2 ]
机构
[1] 复旦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系
[2] 不详
关键词
海绵城市建设; 落地率; 外部性理论; 环境资源价值;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TU992 [排水工程(沟渠工程、下水道工程)];
学科分类号
0815 ;
摘要
海绵城市建设正稳中推进,两批试点城市在径流排放总量、削减径流污染、控制城市内涝、提升城市生态环境质量等方面初见成效。国家层面海绵城市建设的政策涵盖从治理目标、建设技术规范及优惠性财政支持方案等方面,研究也多围绕绿色基础设施、LD技术等具体技术层面,但在建设管理机制方面如何保障项目落地率及资金机制是学术界需要研究的一个新课题。本文梳理两批海绵城市试点存在的关键性问题和难点,以公共管理研究视角构建"问题-主体-机制"分析框架,以外部性理论、环境资源价值理论及生态系统服务理论规范分析明确收益模式的必要性和策略要点,并从海绵城市三种付费手段入手运用管制性政策工具及经济诱因性政策工具尝试实现内部化的技术手段,面对资金缺口应该及时机制创新并考虑社会资本方持续、足额、稳定的回报机制需求,以期为提高我国海绵城市的落地率提供政策参考。
引用
收藏
页码:33 / 36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 [1] 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政策变迁与政策工具选择
    李珒
    战建华
    [J].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7, 27 (10) : 198 - 208
  • [2] 生态占用、绿色发展与环境税改革
    李虹
    熊振兴
    [J]. 经济研究, 2017, 52 (07) : 124 - 138
  • [3]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研究进展:从认知到决策
    彭建
    胡晓旭
    赵明月
    刘焱序
    田璐
    [J]. 地理学报, 2017, 72 (06) : 960 - 973
  • [4] 中国海绵城市建设现状评估——以中国16个海绵城市为例
    谭术魁
    张南
    [J]. 城市问题 , 2016, (06) : 98 - 103
  • [5] 维护良性水循环的城镇化LID模式:海绵城市规划方法与技术初步探讨
    刘昌明
    张永勇
    王中根
    王月玲
    白鹏
    [J]. 自然资源学报, 2016, 31 (05) : 719 - 731
  • [6] 中国特色海绵城市的新兴趋势与实践研究
    吴丹洁
    詹圣泽
    李友华
    涂满章
    郑建阳
    郭英远
    彭海阳
    [J]. 中国软科学, 2016, (01) : 79 - 97
  • [7] 迈向公共管理范式的全球治理——基于“问题—主体—机制”框架的分析
    薛澜
    俞晗之
    [J]. 中国社会科学, 2015, (11) : 76 - 91+207
  • [8] “海绵城市”理论与实践
    俞孔坚
    李迪华
    袁弘
    傅微
    乔青
    王思思
    [J]. 城市规划, 2015, 39 (06) : 26 - 36
  • [9] 海绵城市建设指南解读之降雨径流总量控制目标区域划分
    李俊奇
    王文亮
    车伍
    刘超
    赵杨
    [J]. 中国给水排水, 2015, 31 (08) : 6 - 12
  • [10] 脆弱生态区生态系统服务消费与生态补偿研究:进展与挑战
    甄霖
    刘雪林
    李芬
    魏云洁
    Hannes Koenig
    [J]. 资源科学, 2010, 32 (05) : 797 - 803